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如果没有这次体验,相信我到现在还会坚定地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源于之前试驾的某品牌车型的糟糕体验。电池虚标严重(续航仅有150公里)、充电桩难找(很多时候都是到处找桩)、手机APP锁车体验太差(网络服务器不稳定)等等,那是一次特别不堪的经历,让我对新能源车始终抱有否定的态度。但是,这台长城欧拉R1却让我对新能源车有了十足的改观……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不限行,你是不知道限行的苦

作为一个国内新晋的准二线城市,如果不是年底的单双号限行,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会认为需要再买一台车的。但现实情况就是,在临时性单双号限行和常态化的尾号限行措施下,再买一台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而新能源车型不限号、不限行的政策让平日里需要四轮出行的我又燃起了关注新能源的动力。所以,当拿到这台号称"最可爱"小车欧拉R1的时候,其实心中早已不断翻滚着"好嗨哟"的抖音神曲。因为下周的出行,终于不用担心限行那天提早赶公交了,每天都可以畅行市区,所以这就是新能源车型最吸引我的地方。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当然作为燃油车主所羡慕的远不止这些。对比一下家里另外一台车,油费、停车费、车船税等等下来,一年2万元的成本算是一笔固定大额家庭支出。看看新能源车型各种免税政策和充电优惠等等一系列的补贴算下来,一年省下来万把块钱还是轻轻松松的,从购买到报废的时间里,省下来的钱再买第二辆不限行的车都绰绰有余了。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明确了新能源车型的免税政策,这样的出行优势对于生活在限行城市的普通人来说,买一台新能源车,没毛病!

城市通勤,还是小一点的好

对于去年12月才上市的纯电小车,欧拉R1有着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就是它那小巧可爱的外观了。圆形的前LED大灯和圆角矩形的前脸搭配显得十分有趣,蓝白搭配的双色车身设计带有浓浓的玩具风格,夸张的科幻式轮毂与拱形的车身搭配让小车更显得精神灵动。日行灯及尾灯也都采用了更加圆润的造型设计,在当下棱角分明的审美潮流下,更显得特立独行。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这样乖巧复古的设计一般也只有在Smart和MINI上能够见到,它们所共同瞄准的就是个性独立、锐意时尚的年轻消费群体,特点鲜明的欧拉R1无疑让这些85后、90后、95后的萌妹纸们毫无抵抗力,行驶在街头不仅赚足了回头率,还满足了她们内心一丝丝的傲娇吧。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其实作为一款城市代步工具,欧拉R1外形的小巧和舒适也是做足了功课。别看车身尺寸只有3495/1660/1560mm,但是2475mm的轴距占据了整个车身的比例,视觉上就像是一个短小的"小胖墩"。再加上前后悬架非常短,转弯半径也就减小,在郑州老城区里的拥堵街道上穿梭自如,即便是新手女司机上路,凭借着欧拉R1轻巧的操控也能从一堆电动车潮中"杀"出重围。这正是欧拉R1针对城市出行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之一

大平台,给你十足的信心

能够成功从城市早晚高峰的拥堵中摆脱出来,让我对欧拉R1的灵活性刮目相看。在此之前曾经设想过诸如长距离续航、满载负荷行驶等极限驾驶条件来考验一下欧拉R1,但最后都被PASS掉了,倒不是对欧拉R1没有信心,而是设定的许多极限条件在我们日常驾驶环境中并不多见,就像一次极寒挑战来否定一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不公平的。所以,对于欧拉R1来讲,真正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欧拉R1的平台概念。欧拉R1是基于国内专属的新能源平台—ME平台打造的,该平台是围绕着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开展的正向研发,在拓展性、定制化和智能化方面都有着独树一帜的理念。这不同于目前燃油车更换电动机的"油改电"的改造,欧拉R1完全是根据纯电车型的特点进行的全新研发。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这个ME平台有什么优势呢?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车内平整的乘坐空间,无论是前排驾驶舱还是后排乘坐空间,科学的布局保证了车辆的轴距,欧拉R1媲美A级车的宽敞空间就是得益于这个平台的功劳,而且未来还可以根据研发车型特点调整轴距空间,与大众MQB、丰田的TNGA平台概念非常相似。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其次,欧拉R1的电池组位于车辆底部,因此车辆的整体重心得以下移。在这一周的驾驶过程中,更加稳重的底盘让它有着更加接近燃油车的驾驶质感。再加上与燃油车相似的内饰布局,其实开起来的感受与燃油车差别并不大。当然也比燃油车更好开。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过优化后的车身重量仅为990公斤,电控模块体积减小,电池能量密度增大,这一增一减的做法让整车的行驶效率大大提升,官方宣称1千瓦时电耗可行驶超过10公里,在实际驾驶中,我们一行三人从园博园到郑州大学的55公里的路程,穿越了港区新城的城市道路,拥堵的G107国道和老城区快速路,最终的实际里程也仅仅下降了30公里,虽然没有官方数据令人惊艳,但是更符合日常的驾驶情况。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而入门版车型续航里程起步就达到了310公里,高配版车型可以续航到351公里,以目前郑州日常通勤100公里的驾驶强度计算,三天充一次电的使用频率作为普通消费者还是可以接受的。实际充电效率也基本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内,从40%左右使用快充充电至90%,实际等待时间1个小时,价格在10元左右,续航里程可以增加180公里,每天晚上遛弯的时间就能满足第二天的出行需求,实际成本你算算能有省?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充电,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

成为了一名电动车主你才会考虑他们的生活焦虑。找桩、充电、里程焦虑、再找桩、再充电、再焦虑…这种周而复始的续航里程焦虑其实更多的是对充电桩的焦虑。如果家中或者附近有能够随时充电的设施,相信这种里程焦虑会很快就会被打消。而经过这一周的切切实实的体验,确实感受到了电动车主这种所共性的焦虑感。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欧拉R1提供了两种充电方式,充电插口位于车头LOGO盖下。直流快充能够在40分钟将电量补充至80%,而完全充满则要两个小时左右,这是因为电池组的自我保护机制在电量达到80%之后将会降低充电电压从而达到保护电池的作用。而随车提供的一根交流电转换模组能够插在家用插座上进行充电,充电时长则要在10个小时以上。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通过寻找充电桩的过程能够发现,郑州这一年多来充电桩的数量要有明显的提升,不论是国网充电站还是商业充电桩基本都能在三环内找到,所以找桩成为了最不用担心的事情,反而是因为大家购买的热情高涨,排队充电倒成为了新的烦恼。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目前国网充电桩的数量明显不能够满足高峰时期的需求,如果充电时间不凑巧,那么排队等待就会成为了新常态,这倒是当初所未料到的问题,其实如果自己能够有充电桩,那幸福感绝对会大大提升的,前提是安装的时候免不了要与小区物业进行一番"唇枪舌战"。

出行,足够你周末溜达的了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一到周末,躁动不安的心情就按奈不住。约上好友一起去踏寻"春姑娘"的脚步绝对是一个好主意。2+2的座椅布局显得更加精致,减少了中央地台凸起占用的空间,乘坐的舒服感大幅提升,而后排贴心的安全座椅接口也方便了那些奶爸奶妈们遛娃出行的便利性。尽管安全座椅会占据一个人的位置,但是相对鸡肋的中间座位倒不如合理安排四个人轻松出行。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在动力方面,欧拉R1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35kW(48PS)的电机,当然,这也决定了欧拉R1的最高时速会限制在100公里/时左右,但这并不影响欧拉R1日常的行驶。城市道路打开ECO模式最高时速会限定在60公里/时,完全满足日常使用。即便是上高速取消ECO模式也是能够轻松跑到90公里/时。对于有着大四环的郑州来说,去开封逛清明上河园,去云台山踏青,去园博园遛娃或者去神垕玩泥巴自然都不在话下。往返200公里的出行半径过一个轻松的周末还是绰绰有余的。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如果还想跑的更远一些的话,那必须要提前做好充电规划了。好在欧拉R1搭载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够很好地辅助出行,呼唤出"小欧,你好",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欧拉R1就有了"灵魂",寻找充电桩、寻找饭店、寻找停车场、寻找厕所,一个智能管家帮你打理好出行的所有琐碎事情,各种的出行忧虑确实不必过分担心了。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在最后还车的时刻倒有一些依依不舍了。毕竟在一周的时间里,这台欧拉R1带给我了对新能源车型最直观的改变,出行的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还养成了每天饭后散步的好习惯,平时家里买菜、遛娃、逛街都是一个不逞多得好帮手,算是今年试驾体验里最大的收获。

欧拉R1一周体验记:谁说买新能源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