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的教育:培養孩子自信的力量

寫給爸爸媽媽的話:

今天的孩子,不是不行,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

於是擔心代替了放心,指責代替了讚揚,挑剔代替了賞識。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畏手畏腳的孩子。

賞識的教育:培養孩子自信的力量

生活案例

案例1:

有一種啟發式播種,它的殺傷力很強,很快就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

比如,在父母剛開始說孩子笨的時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衛著:“我才不笨呢!”因為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

但是,隨著父母這些播種的不斷“深入”,孩子漸漸開始相信自己笨了。

直到有一天,父母說他笨,老師說他笨,左鄰右舍也說他笨的時候,他就堅信自己笨了。父母終於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預期完全相反的報應。

任何孩子從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間起,眼神便陡然暗淡無光了,言行舉止也隨之“笨”起來。老師只要出一個題目,說:“同學們,這個題目比較難一些,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這時孩子的情感閘門馬上關起來,第一反應是“這個題目我肯定不會,我笨哎”。

案例2:

有這樣一位特別有意思的媽媽,她特別“寵”自己的女兒,也特別欣賞她。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她講了許多和女兒相處中有趣的事,當時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在一次孩子小學的畫畫比賽中,幾個小朋友都畫得不錯,可她的女兒卻畫得亂七八糟,她滿不在乎地笑著對女兒說:“雖然他們畫得比你好,可你的歌卻唱得特別棒,每個人都有長處。畫畫你再練練,如果不行,就不畫了。”這樣一來,女兒非但沒有壓力,反而很快趕上了別的小朋友。

還有一次,帶孩子去游泳,孩子膽小不敢下水,她沒有像有的父母那樣迫女兒,而是說:“媽媽12歲時都不敢下水,你現在才8歲,已經很不錯了,讓我們一起努力。”這樣一說,孩子放鬆了,覺得自己真的很棒,結果很快學會了游泳。

而遇到類似情況,我們經常會拿別人做榜樣,硬讓孩子下水,孩子反而會受到驚嚇。記住,孩子始終只是孩子,他沒有你想象中的堅強。

賞識的教育:培養孩子自信的力量

應對策略

賞識是一種心態,一種教育者的精神狀態。

賞識是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花朵的開放需要陽光和雨露,孩子的自信需要精神和物質的培育離不開老師和父母的賞識。

從生命科學的角度看,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巨大的潛能。

但孩子誕生時都很弱小,生活在一個巨人的世界裡,在生命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有自卑情結。

德國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他在唸書時,認為自己完全缺乏數學才能,毫無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考試經常不及格。後來偶爾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的潛能迸發出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連老師也不會做的數學難題,這次成功改變了他對數學的態度,找到了數學天才的感覺。結果他成了學校裡的數學尖子。

1.讓孩子的潛能覺醒

孩子的潛能需要星星之火的點燃。賞識教育的奧秘就是讓孩子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了,排山倒海,勢不可擋。所有的障礙,在孩子巨大的潛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孩子有自信,比什麼都強。這正是很多媽媽沒有意識到的一點。上面案例2中的媽媽是合格的,就在於她總能在女兒稚嫩的表現中找到可以表揚的方面,這種表揚不僅發生在她做得好的時候,而且也發生在她做得不夠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必定會越來越自信。

2.給孩子以自信

我們應該提倡的家庭教育,不僅是給孩子以關愛和期望,還要給他自信,要對孩子說“你行!”因為所有的孩子再到所有的成年人,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社會的肯定。

媽媽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一點一滴的小事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假若缺乏正確的賞識,而只是整天喋喋不休地責備和批評,這不僅會泯滅孩子的天性,而且會使他們產生逆反的心理和自卑感,嚴重的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因此,無論怎樣,媽媽對待孩子都應該是春天般的溫暖,主動、熱情耐心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從他們身上尋找和發現“閃光點”,並加以肯定和讚美。

國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二愛型”巨人(愛迪生和愛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決心

賞識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教育法寶。

鼓勵、讚賞、肯定的力量就像一顆種子,只要在心裡紮下根,就會開花、結果!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用賞識給你的孩子以無窮的自信的力量,從而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他們今後的人生髮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