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怎樣反對利益集團腐敗的?

憨態可掬泰迪熊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它陪伴了全世界好幾代人的成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和設計靈感來自於20世紀初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故事是這樣的,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有一家猶太人夫婦開的糖果店,生意也不是太好僅夠維持。一天夜裡,猶太妻子用絲絨做了一個小熊玩具,掛在店裡,招攬顧客。因為羅斯福總統的暱稱是泰迪,所以就起名為泰迪熊。

雖然最初泰迪熊長得很一般,但畢竟有著總統的光環,居然引起了很多顧客的興趣,表示希望購買。猶太夫婦覺得,用總統的名字命名的一隻絲絨熊,這事總得跟白宮打個招呼,報批一下吧,於是給羅斯福總統寫了封信。那知道總統看到信後,竟然毫不介意為小熊代言,大筆一揮同意了,泰迪熊誕生了,美國著名的“完美玩具公司”也由此誕生。


美國是怎樣反對利益集團腐敗的?

泰迪熊


1901年9月,麥金利總統遇刺身亡,泰迪作為副總統順利上位,那年泰迪才42歲。

他上任後看到的是這樣一個畫面:經濟快速發展,GDP年年攀升,國家的影響力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鉅富讓歐洲老牌貴族們羨慕嫉妒恨;壟斷企業橫行,中小微企業幾乎無法生存;官商勾結,腐敗叢生;環境汙染嚴重,自然資源日漸枯竭;食品安全令人揪心,連嬰兒奶粉都不能保證安全;貧富分化嚴重,底層人民生活日趨艱難……,這個畫面似乎有點熟悉,不過,這是19世紀末盛宴即將結束的美國。

看老王閒話,獲超級大禮包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learning_lazy/toutiao_wallet_web_page/page/coupons.html?coupon_template_id=6817020611160703244&uid=59503083318&mid=1645566200681484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美國的鍍金時代,美國人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創造了驚人的成就,打造了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帝國。到了20世紀初,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德國、法國三個歐洲老牌帝國的總和。加上金融業的高速發展,美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

正如感冒發燒一樣,在世界各地症狀都差不多,但是,病因卻不盡相同。美國的病因,卻是“太自由”了。大家知道,自由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人認為一切都應該是自由的。比如買賣自由、經營自由、模式自由,有市場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調控一切,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就不要再幹預了。既然不需要政府幹預,政府的權力那就是越小越好,小政府大社會嘛!


美國是怎樣反對利益集團腐敗的?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


在南北戰爭前,美國都是小商人、小手工業者、小農場為主,剛好和小政府相匹配,大家都在鄉里鄉親的小社會里,和睦相處,頗有小農經濟的田園風格。但是到了19世紀末,平衡被打破了,主宰經濟的龐然大物托拉斯出現了,巨大的財富甚至可以掌控國家了。

那麼,這些托拉斯是怎麼形成的呢?那時的美國社會認為,市場就是叢林,不管用什麼手段,能夠生存並幹倒競爭對手就是贏家。

比如你是開肉食廠的,你就賣病豬肉病牛肉,用毒死的老鼠肉做火腿腸,這樣成本就降低了還能賺大錢。再用錢去行賄官員,還可以偷稅漏稅,那些做正規生意的人,就沒法生存了。賣牛奶的就更容易了,摻水、摻三聚氰胺,不少美國寶寶也吃死了。看來摻三聚氰胺是美國人的發明。

托拉斯這個怪獸,幾乎是無敵的,他們操控價格,壟斷原料,掌控運輸和市場,不管是打工者還是競爭者,或者消費者,都只能承受他們的盤剝。而且他們還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勾結,組成一股特權勢力,進而影響政治,更輕鬆地玩弄民眾。其實托拉斯是自由競爭的產物,而它的出現又恰恰損害了競爭。


美國是怎樣反對利益集團腐敗的?

西部鐵路


從內戰結束到20世紀初的這幾十年裡,美國的實際上被幾個大型私人財團控制了。富人們高高在上,擁有特權,不斷地掠奪底層民眾。美國人會逆來順受嗎?當然不會。因為他們有兩個撒手鐧,一個是選票,一個是言論自由!為了照顧深受託拉斯損害的廣大民眾,美國政府不得不對托拉斯加以控制。

1890年,國會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也就是《反壟斷法》。法律規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訂立契約、實行合併或陰謀限制貿易的行為,均屬違法;凡壟斷或企圖壟斷,或者與其他人聯合或勾結,以壟斷州際或對外貿易與商業的任何部分者,均作為刑事犯罪。但是,法律公佈後,卻遇到執行難的問題,就是托拉斯和壟斷的行為如何界定的問題,一時間成為了笑話。

美國的壟斷企業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能源兩個方面。交通在當時就是鐵路,這是經濟的命脈,鐵路行業被幾個大托拉斯控制。在19世紀的美國,幾乎所有商業都要依賴鐵路運輸。比如,鐵路大佬只要控制運輸煤炭的車皮,煤炭價格就必然暴漲,同樣糧食、禽蛋、豬肉、木材、棉花,所有生活必需品,鐵老大都可操控。對中小農場主來說,產品放在倉庫裡,遲遲不能發貨,損失是可想而知的,最後只好降價出售,而鐵老大們預備了大量貨倉,低價收購再轉手高價拋出。

這時,一個叫北方證券公司的大托拉斯進入了泰迪的法眼,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鐵路聯合體。起因是源於一場收購戰。

美國西北的兩大鐵路財團,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大北方鐵路公司是死對頭,他們都想獨家控制西北鐵路,這兩家公司由兩個華爾大佬控制,聯合公司是洛克菲勒,而大北方是摩根的。這兩個大鱷在資本市場收購相關鐵路股票,打得不可開交,整個證券市場跌宕起伏,腥風血雨,引得無數散戶賣掉其他股票,追逐這場盛宴。

惡鬥相持不下,彷彿要兩敗俱傷時,最後有大局觀的摩根發話了:“哥兒們別打了,我們兩家合併,天下無敵,共同發大財吧!”。於是,北方證券公司成立了,兩家鐵路公司的網絡全部被納入其中,一個更大的托拉斯誕生了。

1902年2月,泰迪指示司法部根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對北方證券公司起訴,華爾街沒想到總統突然下狠手,當即就亂了陣腳,證券市場應聲大跌。摩根不甘心哪,他一邊組建律師團應訴,一邊親自跑進白宮,跟總統說好話。

泰迪也組建了律師團,這場載入史冊的官司開始了。1904年,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以5票對4票裁決北方證券公司兼併違法,歷時2年的官司以泰迪獲勝結束。


美國是怎樣反對利益集團腐敗的?

洛克菲勒


1904年,泰迪連任總統,他立即把矛頭對準能源大亨美孚石油公司。1906年,在各種證據資料準備到位,媒體充分配合,民意高漲的時候,老羅斯福政府對美孚石油公司提出訴訟。

這是美孚石油公司的生死戰,如果輸掉官司,美孚石油將被拆分,老洛克菲勒決定拼死一搏。這場曠世官司驚動了美國法律界精英,僅出庭的證人就達400人,法庭材料高達1萬多頁。

直到1911年5月,泰迪已經從總統位置上卸任,這場歷時5年的官司才告結束,最高法院判決美孚石油公司在6個月內解散,並罰款2924萬美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美孚最終被拆分為39個公司,泰迪大獲全勝。

眼看自己苦心經營的巨型航母被拆分,洛克菲勒不免非常傷感,他從此看淡了財富。在以後的歲月中,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家產不斷地捐贈,成立各種慈善基金會,將自己由一個托拉斯大鱷轉型為一個慈善家,贏得了美國民眾的尊敬。

泰迪在任內,發起了45次反托拉斯行為,由他發起的“進步運動”,淨化了美國社會,保障了社會公平正義。

1906年,泰迪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獲獎的美國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