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時間腹瀉,除了腸炎、消化不良,還要小心過敏!

一般小寶寶腹瀉,常見的原因是腸炎或者消化不良,但是如果小寶寶長時間有拉肚子,按照腸炎、消化不良治療一段時間後沒有明顯好轉,還要考慮過敏

首先我們聊一聊腹瀉,一般嬰幼兒腹瀉較為多見,腹瀉分為急性腹瀉(總病程<2周)、遷延性腹瀉(總病程在2周-2月)、慢性腹瀉(病程>2月)。


寶寶長時間腹瀉,除了腸炎、消化不良,還要小心過敏!

引起腹瀉常見的原因:

一.感染:

  • ① 細菌性腸炎常見,多為急性,常見稀大便、稀水樣大便、稀糊樣便,部分可見到粘液,小部分便便中可能會有血絲,小寶寶可能會有一些全身症狀:如發燒、精神狀態不好、腹痛、哭鬧哭吵、煩躁不安等,查糞便常規提示可見白細胞、細菌、膿細胞等。一般採取抗生素消炎治療,如果消炎治療一段時間(一般3-5天),如果效果不好,可能不是細菌性的,或者目前抗生素不敏感。
  • 細菌性腸炎,有小部分寶寶如果消炎治療不好,或者消炎治療不徹底,遷延反覆可能發展成遷延性腹瀉或者慢性腹瀉。
  • ② 病毒性:嬰幼兒腹瀉多為病毒性,而且季節性特點突出(尤其秋冬季),常見就是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部分小寶寶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也會影響消化道出現腹瀉症狀,大便多為稀水樣便、稀便,而寶寶的一般情況都比較好(如果拉的太多,有脫水錶現,可能精神狀態不佳)。一般病毒性腹瀉有自限性,病程一般7-10天,給予對症處理即可。
  • ③ 真菌性或寄生蟲:少見,腹瀉表現也是多樣化,一般需靠大便真菌塗片、大便中找寄生蟲檢查明確。

二.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也比較常見,小寶寶消化吸收功能尚未發育全面,如果短時間內進食過多食物,或者在不適當的年齡添加不合適的輔食,或者是近期有感冒繼發消化不良等等,一般予適當調整飲食,益生菌調理胃腸即可改善。

三.過敏(重點關注

過敏是嬰幼兒腹瀉較為常見,也是容易忽略的因素,如果小寶寶長時間腹瀉,給予消炎藥或者對症治療一段時間都沒有明顯改善,需要考慮過敏可能,特別是正在母乳或者奶粉餵養的寶寶。

過敏中常見是食物蛋白、牛奶蛋白過敏

  • 食物蛋白:雞蛋、魚蝦、海鮮等蛋白質含量高,且容易過敏,還有一些異質蛋白食物,如大豆、花生等
  • 牛奶蛋白:嬰幼兒過敏性腹瀉中,牛奶蛋白過敏較常見,特別是1歲以下的小寶寶

過敏性腹瀉常見的症狀:腹瀉,多為稀便、稀水便,可能含粘液,部分會有血絲,嚴重的見血便,腹瀉次數一般較多,如長期腹瀉不改善,可能致體重增長停滯、營養不良等

檢查確診手段:在高度懷疑過敏性腹瀉後,可行皮膚點刺實驗大概瞭解易過敏物,可行血液過敏性相關物質抗體檢查,最精確地還是腸道內鏡檢查。查血常規的話可能會有嗜酸性粒細胞的升高。

如何治療:

  • ①若是食物蛋白過敏,就規避易過敏食物,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有食物蛋白過敏,其母親也需要規避易過敏食物。
  • ②若是牛奶蛋白過敏,根據情況調整目前餵養方式,查出來有過敏,可以更換水解奶粉餵養,如果症狀嚴重,比如出現便血,直接更換為氨基酸奶粉餵養。
寶寶長時間腹瀉,除了腸炎、消化不良,還要小心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