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跨境電商再迎風口,政策扶持著眼五方面

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重磅措施:在已設的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下稱綜試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綜試區。此舉既是疫情之下的超常規之舉,也表明國家對綜試區寄予厚望。商務部日前表示,未來中國將培育和發展自主跨境電商平臺,並支持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

將在五方面促進跨境電商發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貿國家,跨境電商潛力巨大,目前跨境電商出口每年正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快速增長。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互聯網協助跨境電商更是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復甦的重要路徑。

7日召開的國常會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時實行對綜合試驗區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等支持政策。

那麼,新設立綜試區的目的是什麼呢?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對此表示,2015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杭州建立第一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現在已經過去5年了。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探索建立一套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框架。簡單說,綜試區是創新的高地,而不是政策的窪地。

我國跨境電商再迎風口,政策扶持著眼五方面

他進一步指出,5年來,跨境電商綜試區主要的發展方向還是以B2B為主,出口和B2B的模式佔到綜試區跨境電商交易額的70%,重點在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據其介紹,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到了1862.1億元人民幣,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民營企業成為跨境電商出口的主力軍,佔比已上升至89.9%,同時現在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的品牌已經超過3000多個,各綜試區企業已建設海外倉超過1200個,未來中國將培育和發展自主跨境電商平臺,並支持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

任鴻斌指出,自2015年起,國務院已分四批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和各地方,探索建立起以“六體系兩平臺”為核心的政策體系,面向全國複製推廣了12方面36項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推動跨境電商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他說,下一步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將在五方面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一是推動傳統企業觸網上線;二是充分發揮國際性平臺的作用,繼續支持各類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與國際性的電商平臺合作;三是支持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四是高質量推進海外倉建設,商務部將鼓勵企業完善海外倉配套服務,同時也將會給予一定支持;五是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

跨境電商進入“加速跑道”

以綜試區為陣地,跨境電商打通了兩個渠道,讓全球需求找到了中國製造,同時用海外商品滿足了國內市場。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火熱,成為全國可見的普遍現象。

連日來,位於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的出口加工區跨境電商保稅倉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自貿片區跨境電商企業復工率已達100%,截至2月底共完成跨境電商業務量61.96萬票,同比增長34.78%。

我國跨境電商再迎風口,政策扶持著眼五方面

在山東省,今年前兩個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3.5億元,同比增50.7%。

2月,浙江省電商促進中心首次公佈去年全省各縣(市、區)跨境網絡零售出口數據,義烏市以241.1億元雄居第一。

當外界陷入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爭時,義烏早已加速向跨境電商轉型。義烏市場發展委電商科科長喻中華認為,跨境電商推動了國際貿易的去中間化,使得中國製造直接面向國外的終端消費者,為中小微企業甚至個體參與國際貿易提供了渠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國在出入境、物流、海關監管等方面監管趨嚴,跨境電商迎來大考,“洗牌”在所難免。好在,各地硬核新政不斷,助力跨境電商的持續繁榮。

在福州,第一時間修訂出臺了《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措施》,從園區建設、做大規模、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等方面,加大對跨境電商產業的扶持力度。

我國跨境電商再迎風口,政策扶持著眼五方面

在義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義烏綜試區指導跨境電商企業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疫情,如借鑑內貿電商發展經驗,調整跨境電商品類,拓展東南亞、俄羅斯等新興國家市場等。

當市場和政策的“風口”開啟時,即使遭遇諸多難題,中央和地方政府幫扶下的“跨境電商”已經進入加速跑道,新業態展現出的爆發力還將持續下去。

來源:華交會

貨之家專營跨境電商保稅倉儲,目前在廣州、青島、大連、威海、煙臺、廈門、天津、南京、鄭州、寧波、深圳、重慶、北京、平潭、湘潭設有分公司及保稅倉庫。專業提供:跨境貨源、海外倉儲、國際物流、進口報關、跨境平臺。保稅倉儲、跨境購匯等定製一站式跨境進口無憂服務!

注: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