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公爵仕途,一心求长生的贾敬是个糊涂虫吗?

(文/重读红楼)

贾家一门两公,除了东府荣国府外还有西府宁国府。对于一个封建家族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荣耀,在整个封建王朝中也是在顶层的家族。贾家是以武立家,贾家的先祖是跟着先皇开国的人。所以贾家得以世代继承公爵,而且皇帝看在贾家先祖的面子上也多让贾家的后代子孙恩荫入仕,像贾政就是如此。虽然贾政每天都与门客清谈,但贾政并不是通过科举之路才为官的。但贾家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与贾政同辈的西府贾敬。贾敬是贾家唯一的一个进士,他不像贾政那样沽名钓誉,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在贾家后辈大多不肖的情况下理应由贾敬挑起大梁来。但很不幸,贾敬并不想做官他只想炼丹求长生竟然出家去了。

不要公爵仕途,一心求长生的贾敬是个糊涂虫吗?当日宁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长 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子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 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个 儿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

要说贾敬,我们先说说贾家这些后辈子弟。开创荣国府和宁国府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两兄弟肯定是人中龙凤这不必多说。其中贾代善虽然是一个武将,但也是一个读书人,就连当今皇帝也知道贾代善是一个儒将。贾代善在官场中的名声是非常好的,即使在他死后很多年也还是有人记得他。但是从贾赦这一辈贾家就开始走下坡路,贾家第三代贾赦继承了荣国公爵位,但他昏聩无能不学无术完全不是武将公侯的风采。贾赦的官名只是些虚名并没有实权,贾家也从贾赦开始失去了武将世家赖以维持荣华富贵的兵权。

贾赦的弟弟贾政虽然没有继承荣国公的爵位,但他父亲都替他考虑到了。在贾代善临死前,他一本奏折让皇帝念起了贾家的功勋,特批贾政为官做到户部员外郎。宁国府那边的贾敬读书很是不错,年纪不大就已经取得进士之名。要知道一个进士对武将之家意义重大,这意味着这个家族不仅战功卓著而且也赢得了天下读书人的尊敬,家族的声望涨得也不是一星半点。但是我们前面也说了,在贾家的人才稀缺的情况下贾敬竟然抛下了一切去求仙问道去。贾敬把宁国府的一大摊子都推给了儿子贾珍,而这贾珍也不过三十多岁,年纪轻轻就继承宁国公的爵位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

不要公爵仕途,一心求长生的贾敬是个糊涂虫吗?如今敬老爷不管事了,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贾家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贾珍还不如他的父辈呢。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是在太虚幻境里的一句批语。意思就是说贾家的败亡是从宁国府开始的,在宁国府里贾珍就是最大的,他仗着年轻一味享乐。他做过最荒唐的事莫过于结交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在宁国府聚众赌博,要知道这可是有违朝廷法令的。而且他还聚集了一帮子勋贵人家的子弟借着在宁国府练习武艺之名做一些不可为人说的丑事。这弄得京城官场里人尽皆知,皇帝也难免会听到一些风声。种种事端,都为宁国府最后的败亡留下了隐患。

我们再来说贾敬,他作为贾家鼎盛时期的第一个进士,为什么不思进取反而去做道士呢?难道他真是一个只求长生的糊涂虫不成?贾敬的天资应该是很高的,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中进士的年龄,但想必应该不大,正是年轻人建功立业的时候。而且贾敬背后有宁国府这个靠山,在官场上也不缺人脉,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呢?其实贾敬的选择或许也并非出自本愿,要知道贾代善和贾代化都是非常聪明的人雄。他兄弟俩要真想让贾家的声望更上一层肯定会训练后辈子弟让他们进沙场掌兵权。但是贾家的后辈子弟没有一个上战场的,贾家子孙都是靠着祖辈的荣荫才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那时候的贾家声望太高了,其权势已经引起了皇帝的忌惮。所以为了表忠心,贾家的后辈都成了没有能力的纨绔子弟,这也是贾代化和贾代善保全后世子孙的一种做法。

不要公爵仕途,一心求长生的贾敬是个糊涂虫吗?

而且贾敬的进士名头远远比再做什么官有用多了,贾敬就是贾家的一张护身符。所以贾敬可并不是什么糊涂虫,相反他追求长生就意味着他明白只要他不死贾家就不会有事。

本文根据《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和其他回中有关贾敬的部分撰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