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本来就不是一心好洁的修行之人。

《红楼梦》中有个真正的修行人,是贾敬。贾敬并没有出家,只是平时住在城外道观里不回来。过年时回来小住半个月,却是“静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第五十三回是《红楼梦》中唯一一次正面描写宁荣两府过年的热闹。贾敬身处这样的繁华热闹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丝毫不受外界纷扰,可见他是真正自律、真正“好洁”的修行人。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而妙玉呢,身处栊翠庵中,喝的是雨水雪水泡的茶,却用自己的茶杯碧玉斗招待青年公子贾宝玉;宝玉过生日,她派人送上贺柬;宝玉去向她讨要梅花,只能自己去,“有了人反不得了”……这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妙玉的内心并没有保持平静,而难免有蠢蠢欲动的小情愫。

当然,这不是妙玉的错。她出家就是因病,又不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出家却不剃发,显然是准备过几年要还俗的,但是“权势不容”,被迫离乡避难,父母师父都死了,还俗自然也无从谈起。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说白了,妙玉是寄居尼庵养病的闺阁小姐,本来就不是出家人,又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当然可以怀春。用出家人的标准要求她,那才是不切实际的苛刻呢。

因为她心里怀有情思,所以在贾府败落之后,她可能“堕落”而不显得突兀。问题是,她的“终陷淖泥中”,她的“堕落”,是被卖到风月场所吗?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我们来推测一下。八十回以后,巧姐肯定是被卖了,因为她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又从小生活在贾府锦绣繁华之中,却没有丝毫的社会经验。而妙玉呢,十七岁就千里迢迢,从苏州来到北京,虽然有师父带领,但怎么可能毫无社会经验,说卖就被卖了?

有人说贾府败落,女眷被“变卖为娼”。但,一来,作者在文字狱的威胁之下,凡涉及皇帝朝廷的文字,全部小心翼翼歌功颂德,怎么可能写官方“卖良为娼”的劣行?二来,即使贾府女眷被变卖,妙玉不过是请来的名尼,地位类似于清客詹光、单聘仁、山子野之类,并不是贾府中人,凭什么卖她?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妙玉本来就不是贾府中人,如果后文再被“卖到风 月场所”,完全脱离了贾府,与贾家命运关系不大。既然关系不大,她为什么会位列“金陵十二钗”?

妙玉的堕落一定是真的,但必须是在贾府之内,不会是“被卖到风月场所”。

不是被卖,又怎么会“终陷淖泥中”呢?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嘿,在贾府就不会“终陷淖泥中”吗?你别忘了,第五十三回,通过贾珍与贾芹的对话,已经写出在家庙铁槛寺里“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的情节来了。

寺庙,有时候并不洁净。尼庵,有时候干脆就是变相的娼寮。也不止是《红楼梦》,你翻翻古典小说,《三侠五义》《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三言二拍》中都有过类似的描写。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当然,妙玉的栊翠庵,位于贾府大观园之中,而大观园是未成年人聚居之所,一个绣春囊的出现就闹得鸡飞狗跳了,栊翠庵成为变相娼寮,完全不可想象。

但是,大观园会凋敝,正如贾府的衰败一样,无可挽回。八十回终了,宝钗搬走、迎春出嫁,就是大观园凋敝的序曲。之后黛玉夭亡、惜春出家、探春远嫁、宝玉结婚另有住处,李纨也会带着儿子自寻所在(以上事件排序,不考虑时间因素),大观园逐渐成为一座无人管理的荒园。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就像当初妙玉在蟠香寺住着,也难免艳名外传,受到“权势”的觊觎一样,栊翠庵也挡不住轻浮的“王孙公子”猎艳的脚步。妙玉来贾府,本是有托庇之意。没想到几年以后,沧海桑田,大观园自顾不暇,又有谁去庇护这个渐渐年华老去、却依然“气质美如兰”的女子?

妙玉“终陷淖泥中”,是被卖到风 月场所吗?

栊翠庵,这个见证了元春省亲盛世的象征建筑,终于陷入“风尘肮脏”之中。而觊觎妙玉美色的“王孙公子”们,也不需要隔墙思慕那个美丽的尼姑,不需要“叹无缘”,而完全可以任意游荡在大观园的旧址,任意进入栊翠庵中,任意接受他们曾经觊觎的那个美丽女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