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秋天來臨,大家是不是覺得咽乾口乾,

還容易上火?

其實,這大多是由於秋燥引起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小美就來為大家推薦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

具有滋陰、降火、潤燥屬性的麥冬。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記載麥門冬湯可治“火氣上逆,咽喉不利”,

它對於咽喉乾燥、火燒感的緩解效果非常好。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麥冬:來自仙界的寶物

說到麥冬的傳聞故事,要先提下大禹治水。

這天大禹來到一個河道三岔口,發現河道情形非常危險,想加以治理。按照禮節,治水前需要先祭河神,算是知會和請求河神不要妨礙治水。

大禹選好良辰吉日祭河神,正祈請河神諒解的時候,突然河中躍出一條金龍,金龍對大禹說:“我的子民在河道生活安逸,河水在這裡旋轉淤積,所以才能水草肥沃,才有利我子孫生活。而大禹你為了村民的幸福,卻要犧牲我子孫的幸福,這樣不合禮。”

大禹和村民商量決定將來一同供養金龍的子孫。大禹治水成功後,地裡的莊稼豐收,大禹命令把糧食倒進河中,供養魚蝦。

河神為了報答村民的誠信,在河中長出一種草,這種草就是麥冬。

村民吃了此草發現它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的功效,便稱它為來自仙界的寶物。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活用麥冬養陰潤燥

麥冬,又叫麥門冬,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階草或麥冬屬植物大葉麥冬的鬚根上的小塊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經。主要的入藥部位是它的乾燥塊根。

麥冬因能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故用於治療陰虛肺燥、乾咳少痰,或咳逆痰稠、以及嘔血、咯血。對易上火人群,喝酒、熬夜、吃火鍋後導致的鼻子出血、慢性咽炎等,都可以用麥冬治療。

曾經,就有人用玄參配麥冬治癒慢性咽炎的例子。

30年前的慢性咽炎患者,用玄參、麥冬、幹石斛各10克,藏青果6粒,胖大海4粒,金銀花15克,甘草5克混合後,用開水浸泡,代茶頻飲。結果2天就見效,為鞏固療效,連喝了7天。此後,近30年沒再發病。

麥冬養陰潤燥方推薦

1蘆根麥冬飲

材料:鮮蘆根30克(或幹品15克)、麥冬15克。

做法:切碎,加水煎服,每日3次。也可直接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後代茶飲。

功效:適用於秋季燥熱上火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不眠、尿黃便秘、胃熱嘔吐、咽喉幹痛、牙齦出血等症。糖尿病咽乾煩渴,慢性支氣管炎出現乾咳無痰時,選服本方也有一定效果。虛寒腹瀉及風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2麥冬潤燥茶

材料:金銀花8朵、金蓮花8朵、麥冬10粒、甘草1片。

做法:泡茶代茶飲。

功效:清肺潤燥 化痰止咳。

3麥冬生地玄參湯

食材:麥冬15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可治療腸燥便秘,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4麥冬滋陰潤肺湯

食材:太子參3g、新鮮山藥半斤、麥冬、玉竹各5g、桔梗2g、紅豆1兩、白木耳及冰糖適量。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做法:

1、將山藥洗淨、切成丁塊備用,白木耳泡軟備用。

2、把太子參、玉竹及麥冬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熬煮約1小時,湯汁備用。

3、將紅豆放入鍋中,加水浸泡1小時後,開大火煮滾,再轉為小火煮10分鐘,熄火燜約1小時;

4、再轉為大火,並加入山藥及白木耳,待煮滾轉為小火,煮約5分鐘、熄火燜約30分鐘。

功效:適用於經常口乾舌燥,煩熱多汗,大便乾結人群,可以滋陰清熱,益氣養血。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麥冬食用注意事項

麥冬功效雖好,日常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加的注意相關的事項的,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下面是5個禁忌,日常應牢記:

  • 服用麥冬水的時候應該注意適量,不可過量,因為過量可導致脾胃虛寒,每次服用的時候應在30g以內,一天可分多次服用。
  • 由於麥冬性微寒,所以,氣弱胃寒的患者不適宜服用麥冬,容易加重胃寒症狀。
  • 麥冬也會發生過敏的情況,患者容易表現為噁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等,所以,過敏體質的人應慎用。
  • 小孩、孕婦、月經期女性服用時應經過醫師的許可,切忌亂服用。
  • 患有麻疹有出現咳嗽的情況,這種症狀也不適合服用麥冬泡水。
這是一個“來自仙界的寶物”,秋季養陰潤燥就選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