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文|吾恩淇


讀《知否》原著時,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這個作品簡直是情感領域的一部百科全書。

這部著作裡,有如何經營婚姻的手段,也有維繫親情的方法。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謀略眼光,更有如何過好這一生的勵志雞湯。

總之,是滿滿乾貨的一部作品。

我想,這也是當下那麼多創作者爭相去寫書評的原因吧。

作者關心則亂說:“我想描寫一個繁華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將軍、狡黠的投機者、算有遺策的謀略家,有鮮血,有慘烈,更有輝煌的未來。我想描寫一個而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慮的家長,有光明磊落的男兒,有剛烈嫵媚的女兒,有淚水,有傷害,更有苦盡甘來的團圓。”

於是,作者創作了《知否》。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書裡,有逐漸走向興盛的盛家;有令人羨慕的顧廷燁和盛明蘭的完美婚姻;有付出一生,終於苦盡甘來的盛老太太;有從童年黑暗裡走出來,變得愈加明朗的蓉姐……

這部作品裡,很多人最後都走向了幸福。

從這些人裡,我發現一個幸福的秘密,那就是:幸福更加眷顧那些敢於承擔責任的人。也就是說,你能獲得多少“幸福”,在於你能承擔多少“責任”

你在生活裡所吃的苦,都是“幸福”的奠基。

朱明然說:“有一種力量是從你那個跳動的心中發出的,它會指引你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並且一定會竭盡全力,這就是責任心。”

在生活裡,那些活得很累的人,大都是因為他們的責任心太強。

盛老太太就是如此。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盛老太太身份尊貴,她是勇毅侯獨女。當年,她嫁到盛家,是低嫁,因她看上了盛紘的爹,盛家的二老爺,當時的探花郎。她是嫁給愛情的女人,但也正是因為愛,她才給自己選了一條如此艱難的路。

盛家二老爺寵妾滅妻不說,還短命。他去世後,盛老太太並沒有改嫁,而是不惜和和孃家鬧掰,也要獨自扛起盛家的興衰未來。

她用自己的嫁妝供養著盛家,她教養庶子盛紘,讓他科考,給他籌謀親事。可以說,盛家能發展到後來的興盛,都因盛老太太這一輩子的“擔當”。

盛老太太用一生的付出,換來一個幸福晚年。

原著裡,盛老太太被孫子盛長柏和孫女盛明蘭爭相贍養,這個結果,也是她應得的。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其實,對責任的理解,很簡單,就是擔當和付出。

盛老太太對盛家的擔當和付出,讓我每每想起來,都為之動容。

她不僅對盛紘一心一意的提攜,她對盛紘的子女,孫子孫女,也都各個盡心。她精心為孩子們謀劃婚事和將來。她用自己的嫁妝給孩子們或是添妝,或是當聘禮。

孩子們和盛紘若有隔閡,她便將矛頭指向自己,讓孩子們記恨她這個老太太,也不願他們父子、父女間生出嫌隙。

盛老太太的人生大格局,就是擔當。

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雖然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我們卻離不開父母長輩、子女後代的大家庭,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要為這個“家”去承擔責任。

父母有養育子女的責任,子女有贍養長輩的責任,這是人之常情。誰也別想逃離這種責任的禁錮。

你若逃離,幸福的奠基隨之毀滅,你想要的幸福,又從何而來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需要肩負責任的。

在家裡,要承擔家庭責任,在社會里,我們也都有自己的社會屬性。無論是誰,都要將心態放正,勇敢地承擔該有的責任。

這樣,社會回饋給你的,便是和諧。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你要知道,幸福,本來就不是唾手可得的。唯有靠自己的去努力爭取。

顧廷燁能夠成為朝廷新貴,因他是朝廷的功臣。他的侯門官爵,是他承擔著國家未來,用豁出的性命換來的。

他能和盛明蘭琴瑟和鳴,因他盡到了一個男人該有的責任。他愛盛明蘭,並且為了盛明蘭,眼裡再也容不下別的女人。

他還愛和盛明蘭一起組建的家。於是,為了這個家能夠更好地走下去,他不惜捨棄了曼娘為他生的一兒一女。

我所說的“捨棄”,是顧廷燁他娶盛明蘭之前,就想好了,為了日後的嫡子女不受到任何威脅,他決不讓昌哥兒入顧家族譜。而他對蓉姐,也不甚好。

因為,他有他的考慮。

他怕對蓉姐太好,盛明蘭這個嫡母會不高興。一般情況下,惹得嫡母不悅,那庶子庶女也不會好過。畢竟,內宅是當家主母做主的。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顧廷燁的本心裡,不是不想善待、愛護蓉姐,可為了顧家,他就是要擔當起這份“維穩”的責任。當然,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盛明蘭對蓉姐會那麼真心實意的好。

但這樣好的結果,不就是他一心盼望的嗎?他只不過是,為了雙方都好,他擔當了那份對蓉姐的冷漠。但他的用心良苦,盛明蘭懂。

一個家庭好壞的走向,一定要看當家人能夠擔當的多少。

居家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有的是一地雞毛。那麼,如果有人站出來擔當了那些消極面,這個家才能不斷地向“幸福”靠近。

雨果說:“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權力的擴大使責任加重。”

雨果所說,正是現實。

每一個“幸福”的背後,都有你看不見的“重壓”。

這是必然的。

幸福不會憑空就降臨在某個人身上,或某個家庭裡的。幸福是需要支撐的,而支撐幸福的,就是責任。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我有一段時間,特別反感聽到我老公說這句話:“跟我沒關係。”

比如,孩子摔了跟頭,我看他一眼,他忙說,跟我沒關係;快遞被快遞小哥送錯,放在了我家門口,他會跟我說,跟我沒關係;我抱怨他掃地不乾淨,他說,那是你要求太高,跟我沒關係。

其實,我知道他是怕我因為這種小事而責怪他。但我卻覺得,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出,他在推卸責任,他連這種小事都不敢去擔當,那未來還能指望他什麼呢。

他這麼做,是得不償失的。

若我因此而對他心生芥蒂,那麼,我們的未來還有何幸福?

後來,我跟他談了這個問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不是小問題,於是,他不得不進行反思。

《知否》原著過得幸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敢於承擔“責任”

其實,我從來都覺得,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工作上,那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是有無限未來的人。

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其實並不漫長。

所以,我真心希望,人們能夠在僅有的一次生命裡,能活出一個正面的形象。我們也許做不到像盛老太太那麼偉大,做不到像顧廷燁那樣取捨決斷,但我們一定能向他們學一學承擔責任的勇氣。

我們活著,就是奔著幸福去的。

那麼,為了幸福,我就必須學會承擔。

別怕肩膀上的擔子太重。

因為,今日,你肩上能擔多少重量,明日,你就能收穫多少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