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兜跳火囤

对不住各位客官,前段时间手机号被注销了,找不到号了,费了好大的劲就今天才找回来呢、

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带来泉州‘年兜跳火囤’

除夕是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闽南地区称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间叫“年兜暝”。长期以来,晋江一带的年兜暝一直流传着“跳火囤”的民俗活动。

每年除夕夜一家人“围炉”(吃年夜饭)后,即把事先准备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门口,并把年终大扫除(俗称“拂尘”)专用的扎着红纸的新扫帚搁放在地瓜藤上,当地瓜藤腾出熊熊火焰之际,又征火堆里洒上盐巴,使之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时,家中男性即按辈份大小逐一从火焰上跳过去,并有节奏地念着歌谣,如“跳入来,添丁又发财,大猪大羊演(捉)来刣(宰杀)”,“跳到东,任吃都不会空;跳到西,钱银归(满)厝内”……边跳边往火堆里添加稻草、地瓜藤。一时间,家门口辟啪闪耀的火光与欢声笑语汇成一片,热闹非凡。地瓜藤火光一灭,家中主妇即铲一些火红的灰烬装进“火窗”(早时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里,嘴上还不断念着:“跳火囤,火拉轮(即暖和),公担金,婆担银,金银无处稽(存放),藏在灶厨(灶膛)下。”这种跳火囤的民俗活动,抒发了人们辞旧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据说还可以避邪呢?

目前晋江许多农村过年时仍有这种民俗活动,但由于时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年兜跳火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