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導讀

在古代,宦官是特殊環境下產生的特殊人群,他們地位低下,身份卑賤,由於這些原因導致了他們心理的扭曲,當他們獲得一定的權力時,會將這些扭曲的性格發洩出來,導致慾望不斷加大,最終會給封建統治造成致命的打擊。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封建王朝形成了以宰相為首的官僚制度,宰相的職責就是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監督文武百官。宦官掌權,勢必與宰相為首的官僚發生衝突,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單獨說說唐朝宦官與宰相之間的權力爭奪。

唐代宦官勢力的發展與屬性

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唐代中後期,隨著內部矛盾的不斷加劇,宦官作為一種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權力從內宮延伸到朝廷大事之中,對宰相的權力過於干預,以至於最後把持朝政。

宦官權力不斷擴大主要的原因在於到了唐代中期,長期控制朝廷政權,勢力最強大的關隴集團衰敗,以科舉入士的官員還沒有掌握實際權力,在皇帝身邊的宦官乘機開始掌握權力,並且逐步增長權力。

唐朝初期,朝中重要的大臣幾乎全部是出自同一集團或者同一階級,他們以李氏集團為中心,其它族人入為相,出為將,不存在文官和武官之分。在這些朝廷重臣中,幾乎都與皇室有關。到了武則天時期,她本就不是李氏集團中人,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她對李氏集團進行打擊,讓李氏集團四分五裂,一直到了唐玄宗主政,這種狀況才得以緩解。

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唐玄宗時期,朝中大臣與皇室不屬於同一類人,宦官此時也作為一種政治勢力逐漸顯露倪端,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開始沒落,隨後的牛李朋黨之爭進一步瓦解和削弱了士大夫的官僚集團,從而,沒有了制約宦官勢力的集團。

安史之亂的爆發,讓帝王對朝臣的防範之心加重,對他們的猜忌也加重,只有扶持自己的家奴宦官來對抗和制約朝臣。宦官也不負皇帝的苦心,在逐步掌握權力以後,對以宰相為首的官僚確實起到了積極的制約作用。

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皇帝自然大喜,於是更加的寵信宦官,對朝臣的打壓讓宦官勢力更加的權勢滔天,最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宦官擁有了權勢滔天的勢力,於是野心開始膨脹起來,內宮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野心,將手伸向外廷,侵奪宰相的權力,不僅染指國家大事,還直接參與或者直接干預行政。

宦官涉足朝政,與宰相爭權

唐朝宦官干預朝政是從唐玄宗時代的高力士開始的,他雖然權力大,但遠遠沒有達到把持朝政的地步。就算安史之亂爆發,影響了唐玄宗的執政影響,但是皇權還是有絕對的權威,高力士也不敢逾越雷池。他干預朝政,還得看唐玄宗的臉色儘管他可以決策一些事情,但決不能違背皇帝的意願

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在這期間,高力士干預朝政,主要是通過揣摩唐玄宗的心思,然後找到合適的時間向唐玄宗彙報等方式,對唐玄宗的決策進行影響,而不是直接發號施令。這樣的干預朝政算不得什麼,與宰相權力也相差甚遠。所以說,唐玄宗時期,宦官雖然干預朝政,但他們還得看皇帝的臉色,皇帝的心思來干預。

到了唐肅宗和唐代宗兩個時期,宦官的勢力急劇膨脹,向朝廷外延伸,不僅干預朝政,還把手伸向了軍政。這時的宰相還算權力很大,還能與宦官勢力對抗,在其抗爭下,宦官勢力顯得很不穩固。

經過安史之亂,唐肅宗對於朝臣的猜忌更加嚴重,他開始重用宦官李輔國,並且讓他身兼數職,權力達到了頂峰。這一時期,宦官干預朝政,勢力急劇膨脹的典型就是掌握了軍權,開創了宦官調兵的歷史先河。

繼李輔國之後,魚朝恩,陳元震相繼統領禁軍,宦官以此做為後盾,擴張權力。干涉朝政。李輔國"常於銀臺門下決天下事",就是最好的說明。

李輔國的權力過大,影響到了宰相的權力,南衙的官僚集團不樂意了,他們開始集體抗爭,讓宦官勢力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宰相李焱率領群臣直接上書彈劾李輔國。皇帝不得不考慮群臣的意見和感受,只好剝奪了李輔國的一些權力。到了元德二年,御史上書彈劾宦官陳元震,將其罪狀一一列舉,皇帝只好下令將陳元震的一切職務全部罷免,放其回到下鄉,在回鄉途中,被人殺死在半道上。

宦官勢力的鞏固與發展

從唐德宗到唐宣宗時代,是宦官勢力鞏固的階段,由於宦官勢力干政制度的逐步形成,宦官在這一時期,掌握了實際的軍權,權力態勢逐步形成。而宰相的權力在這一時期開始被削弱,已經沒有能力來對抗宦官勢力。

德宗繼位,天下局勢已經動盪不安,爆發了北方"四鎮之亂",德宗被迫放棄長安,逃亡蜀地。到了蜀地以後,他對掌握兵權的文臣武將猜忌之心越重,不久下令,將統領禁軍的重任交到了宦官手中,到了唐朝後期,宦官可以直接行使決策權,達到了把持朝政的地步,此時期,宦官不僅掌握軍權,直接參與決策國家大事,而且直接可以對宰相為首的官僚集團發佈號令,宰相失去了獨立行事行政的權力。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宦官專權,就是在唐朝的後期開始的。

唐代宦官專權,欲要剝奪宰相的權力,兩方較量誰輸誰贏

總之,唐朝中後期宦官權力的逐步擴張是與宰相權力的不斷減弱有關,首先,宦官利用跟皇帝的關係,剝奪宰相議政的權力,進而干涉其行政職能,最終達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形成宦官專權的政治格局。宦官專權,對於封建王朝打擊是致命的,從秦朝開始,趙高把持朝政,秦朝滅亡,兩漢時期,末期都是宦官專權,引起朝代滅亡,以至於到了明朝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