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經進入第三週,白宮和兩院圍繞“建牆”問題仍舊不斷撕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8日就“南部邊境的人道主義和國家安全危機”發表全國講話,強調建造邊境牆的重要性,並警告人們南部邊境危機將演化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一場心靈危機和一場靈魂危機。”據悉,特朗普還將在1月10日視察美墨邊境。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對於聯邦政府關門,一部分美國人可能已經感到習以為常。從1976年開始,美國兩黨和白宮因預算方案的分歧已經造成政府停擺超過20次。而克林頓時期以來,政府停擺的時間明顯加長,最長的政府停擺有21天之久,奧巴馬時期也曾停擺16天,而目前特朗普政府停擺如果持續,可能打破最長停擺紀錄。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政府關門並不是美國建國以來就有的操作。1976年,美國國會預算程序正式執行。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對政府預算管理有主導權力,而1974年的《國會預算和截留控制法》通過後,國會和總統共同控制預算管理過程,而這中間的博弈和可能產生的時間差讓政府關門成為可能。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只是,即使和40年前相比,政府關門從未像今天如此讓人感覺習以為常,這背後的原因和趨勢不容忽視。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第一,聯邦政府關門愈演愈烈的背後,實際上是兩黨政治鬥爭不斷極化的過程。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有了分權制衡的土壤,政府預算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兩黨和白宮在一些政治議題上相互攻擊的戰場。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多年來,預算議案中的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政府職員加薪以及國防軍事等等方面的具體預算,都曾經成為美國國會和白宮相互撕扯的焦點,只是這種鬥爭越來越政治化、兩黨分歧越來越極化,真正的議題反而被這種撕扯掩蓋。【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如美國前總統卡特是經歷政府關門最多的美國總統,而當時關門的原因多是圍繞人工流產是否能得到醫療補助的問題,相互爭鬥的國會兩院都是由民主黨控制,黨際鬥爭並非重點。里根時期,也不止一次出現由民主黨、共和黨分別控制的兩院通力合作,共同制衡總統的例子。而到了奧巴馬政府,兩黨之間的鬥爭已經不可調和,而當時兩黨的相互攻擊至少還有一個實際的議題,即奧巴馬醫改。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現在的美國政府停擺,竟是完全因為特朗普的一句競選口號,“修牆”這一句當時任何精英階層都沒放在心上的集會口號,現在成為特朗普政治大秀的核心。即使被無數專家和媒體指出它的無用和無效,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仍舊對此執著,不惜以政府關門為代價要求民主黨同意給邊境牆撥款。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特朗普政府早已把政府關門當作是威脅國會的正常手段。2018年曾經在一個月內關門兩次,並且在去年11月曾說“現在是政府關門的好時機”,很多部門“沒必要”。實際上,民主和共和兩黨都只是要利用‘關門’事件來取悅他們各自的支持者陣營,當預算問題並不完全是任何一方的責任,白宮和國會對國家治理如此重要的一環則更加不在乎。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妥協精神本應該是美國民主的長久根基。當制衡機制成為兩黨利用的政治工具,這個機制不僅不能制衡權力,還令政府陷入癱瘓。【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第二,美國政府頻頻關門凸顯了美國社會不同階層間更深層的矛盾。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兩黨鬥爭由來已久,而政府關門的現象發展到今天,凸顯了美國社會矛盾的變化。 從80年代的里根政府看到現在,政府預算糾結的焦點,從多大程度的減少赤字、投資公共建設、投資武器研發、對外援助等等領域,變成了邊境安全和移民問題。特朗普甚至可能因為一批來自拉美的“大篷車”非法難民而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移民和國家安全問題之所以被特朗普熱炒,其實是利用了社會底層,特別是農民和“鏽帶”工人對於生活現狀的不滿。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20世紀初大蕭條過後,1928年至1973年間,美國的貧富差曾經距明顯縮窄。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社會卻出現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趨勢,所以才會有1%的人掌握社會財富的說法。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美國政府關門的“魔咒”:兩黨政治鬥爭極化,不同階層間的矛盾

社會分層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強烈不滿,而這種憤怒的情緒被政客和輿論引導到移民政策和政府腐敗的問題上。另一方面精英階層還未認識到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的嚴重性,仍舊力推更加自由開放的理念。兩黨鬥爭極化由此而來。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聯邦政府關門,雖然並不影響國防、司法等國家核心功能,但是較長事件的關門仍然社會和經濟有不利的影響,特別是依賴聯邦項目生存的脆弱群體。政府停擺,本就不應該是一件成為家常便飯、人們麻木對待的事件,而今天美國政府關門暴露出的問題,更值得警惕。【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