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布雷默預測中美關係今後走勢

美國《時代》週刊網站5月2日刊登題為《中美對壘接下來將如何發展》一文,作者為美國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週繼續對中國發起進攻,從而使一種理論復活,即新冠病毒源自武漢的一個實驗室,其依據是他所看到的所謂證據(但並未分享)。同一天上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佈聲明說,雖然它“同意以下廣泛的科學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不是通過基因改造生成的”,但它將繼續“調查,以確定疫情是通過與受感染動物接觸開始的,還是武漢某實驗室發生事故的結果”。

暫時忽略情報評估政治化所帶來的越來越多的擔憂;近期的事態發展提醒我們,如果世界恢復常態,“新常態”的特徵很可能將是中美競爭比以前更加激烈。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情況。

特朗普對中國的攻勢早在其上任之前就開始了。在2016年競選過程中,他把中國塑造成“美國優先”故事中的大反派。雖然時斷時續,但特朗普加大了對中國的壓制。特朗普早在2016年就不是唯一的對華鷹派,他對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度在兩黨都有支持者。

然而,根據目前觀察,時間在中國一邊。另外,美國總統為了繼續掌權,必須競選連任,並不斷監控經濟和支持率,所有這一切都限制了他們的政策選擇。但是過去3個月,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新冠病毒的肆虐威脅到了特朗普競選活動中的一支利箭——美國經濟實力。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一季度暴跌4.8%,當美國開始認真地封鎖時,第二季度的數據預計會更糟糕。美國經濟遭受的打擊對於特朗普及其連任前景來說將是非常糟糕的,但他本人又令局勢雪上加霜:他先是對這一威脅不屑一顧,然後兜售未經核實的奇蹟療法,挑起與州長們的爭鬥,而且通常不願就新冠病毒及其影響承擔任何責任。最近的報道說,內部民調顯示,他在關鍵的搖擺州輸給了其民主黨對手喬·拜登。迄今為止,特朗普成功躲過了任何實際上的政治危機;如今,這一場真正的“晴天霹靂”對特朗普造成了打擊,擺脫困境絕非易事。

既然全球經濟被新冠病毒顛覆了,特朗普有了越來越多的國內政治理由讓與中國的鬥爭升級以避免國內的指責,一旦疫情持續惡化,這種情況就有可能從技術冷戰和貿易對抗發展成真正的冷戰。

中國做好了準備,不管11月的大選結果如何,兩黨對中國的強硬態度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華盛頓政策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