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刀文兵案淺談法治

昨天讀到了一則新聞,馬加爵案件的主審法官刀文兵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提起公訴。今天不談網上流傳的關於該案各種花邊新聞,因為這些還不是有證據的事實。媒體對於這個案件的關注,無非是從媒體角度捕捉新聞熱點,加上馬加爵案件本身的熱度和流量,更使得這個案件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但是媒體往往過於關注各種事實與虛構交織的故事性和熱點度,忽略了這個案件真的能帶給社會的理性思考。這個案件恰巧可以說明法治的重要性。

從刀文兵案淺談法治

馬加爵(左)刀文兵(右)

簡單地說法治,就是人們應該更相信法律而不是人性。法官的確是公平正義的化身,寄託著大眾對於司法制度的信任,但是人無完人。大家可以在裁判文書網上進行一個簡單的檢索。將“法官”作為關鍵詞輸入檢索框,然後在案由中選擇“刑事案件”,便可以初步篩選出可能有法官參與的犯罪案件裁判文書。當然這個粗略的檢索肯定不準確,但是如果按照以上操作進行檢索,點擊幾個具體案件閱讀裁判文書,會找到一些法官犯罪的案件。中國的法治進程還處在起步階段。即使在西方所謂的法治發達國家,法官違法犯罪的事件也屢見不鮮,所以說法官隊伍是毫無瑕疵的完美精英人物是不可能的。那如果法官都犯罪,人們怎麼相信公正?

從刀文兵案淺談法治

裁判文書網初步檢索結果

首先,人們從該案中需要看到人性的複雜性。需要承認的是,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和高速運轉的社會,人們很難做到不靠著身份和地位標籤迅速去對人進行判斷。但是盲目相信權威本身就是一個邏輯錯誤。而要做到相信制度和法律不單純迷信權威需要法治的保障以及人們對於法治的信仰。

其次,人們需要透明公開的媒介瞭解真相。例如去年最高院的卷宗丟失案其實是一個鬧劇,但是調查結果及時公佈,給公眾們一個清晰的答案,使得整場事件得以平息。而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上還有很多關於中國司法的各種謠言和詆譭,往往來自於相關部門在事件發生後的不作為或者不當作為。還民眾以真相才使得民眾更能對公權力有信心。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網絡科技發達的時代,遮遮掩掩,欲蓋彌彰,只能適得其反。

再次,人們不要以偏概全地去否認整個司法體系。根據2017年7月2日最高法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法官人數為12萬人。在這個龐大的法官隊伍中的極少數負面典型的確需要給整個法官隊伍以警醒,但是是否需要因為少數典型去否定所有兢兢業業在辦案一線的法官們?人們常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但是法治其實就是防止這些老鼠橫行的有力武器,使得“粥”所處在的大環境中不可能有“老鼠屎”的產生。

最後,不要相信網上流傳的對於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司法制度的盲目崇拜。我在美國法學院學習期間,曾在美國聯邦法院和州立法院實習,現場觀看過美國法官因為受賄罪接受審判。有美國人跟我抱怨過他們司法的腐敗與無能。有一個例子讓我記憶猶新。某個美國小城市新建的聯邦法院大樓,因為法官認為洗手間裝修不夠氣派,直接把裡面的衛生設施全部打掉重新裝修。當地民眾看到這樣的鋪張和浪費,怨聲載道。誠然,西方國家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但是不要把西方社會想象成為理想國一般的完美社會。法治需要看國情,不能一味地拿來主義。

從刀文兵案淺談法治

上文中的美國某聯邦法院大樓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