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減負”加劇人口危機

2019年二胎政策開放的第4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較2017年大幅下降200萬,創1949年以來70年的新低,達到了1.048‰,已經遠遠低於2.1‰保證人口正常更替的標準,很快中國人口將開始負增長。關於生育率降低的分析已經有很多,背後的原因很複雜,比如高房價、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等,今天我從子女教育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觀察。


“中國式減負”加劇人口危機

2015年各省生育率


以“素質教育”為名的減負

1999年是我國素質教育元年,這一年出臺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標誌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始,緊接著2000年,教育部向全國各地中小學發出《關於在中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宣告了近20年大規模減負的開始。

減負的背後是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特別是基礎教育長期不足,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要達到4%,但事實上這個目標直到2012年才勉強達到,在此之後每年的教育經費佔GDP比重都超過4%,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又出現了震盪下行,2019年只有4.04%,已經非常接近4%的臨界線,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這個臨界線能不能保住就更難保證了。


“中國式減負”加劇人口危機

近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當年GDP比重趨勢圖

教育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業,在總體教育資源稀缺,優質教育資源極度稀缺從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國家投入少了,家庭和個人就要投入更多,減負前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生之間比拼的主要是自己的學習能力;減負後出現大量的課餘時間,學生們比拼的是課外班的數量和質量,本質上比拼的是家庭的經濟水平。到這裡就看的很清楚了,減負表面上是想給學生減負,事實上減輕的是學校的負擔,在校老師的負擔,加重的是學生的負擔,家長的負擔,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這種負擔體現的就越明顯。以北京為例,小學4點鐘左右放學後就要馬不停蹄的奔赴各種興趣班,週六週日也都安排的滿滿當當,除了傳統的語數外,還包括足球、籃球、游泳以及各種樂器班,他們的家長自然需要忙前忙後的接送,有一些甚至會全程旁聽,在付出高額的補課費用的同時還搭上了自己的大量時間。

“中國式減負”加劇人口危機

素質教育

教育支出佔家庭收入佔比超四成

平時人們口中輕描淡寫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在很多家庭看來其實是不能承受之重,片面強調全面均衡的教育模式、長時間的家長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卻不考慮高額的培訓費用和家長陪伴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近年來課外輔導產業在減負政策下快速成長,各種大大小小的課外培訓班如雨後春筍出現在學校周圍的寫字樓裡,這個產業已經催生出數個市值百億美元的企業,本文成稿時恰逢新東方香港二次上市,市值270億美元。有些人會說我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報班,就跟著學校老師走,恐怕這隻能是你的一廂情願,因為現如今單靠學校教育已經基本不可能讓你的孩子順利進入各種重點,在課外培訓佔比逐漸擴大的今天,學校教育(主要指義務教育階段)反而淪為可有可無的邊緣境地。

20年前窮人家的孩子還可以通過刷題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今他們已經很難單憑公立教育讓自己翻身,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而這一道防線正在被撕裂。君不見美國私立教育崛起,公立教育隕落的前車之鑑,如果任其發展這種撕裂將轉化成整個社會的撕裂。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時中國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已經佔到家庭總收入的30.1%,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更是超過了40%,經濟水平發展越高、收入越低的家庭佔比越高。與高企的房價相比,教育方面的投入更加長期,更加具有不確定性、而且還具有代際傳遞(一代跟不上,代代跟不上)。對階層滑坡的焦慮,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會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投入,對於大部分收入中等的家庭來說鉅額的投入已經直接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在這種條件下生養子女已經成為一件具有社會責任的利他行為,自然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放棄承擔這種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