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創新心理學”嗎?

“創新”,顧名思義,指的是破舊立新,推陳出新,創造、創意與創見。

未來持續的競爭力就是創新能力。恩格斯說:最先投入新生活的人,他的生活往往是最令人羨慕的。

21世紀的生存理念就是創新者生,守舊者亡。主動改變並掌握自己的命運,否者將被人掌控失去主動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被淘汰和消亡。

你瞭解“創新心理學”嗎?

當我們在十字路口迷茫困惑時,不妨再回到起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退一步再決策判斷,反而更清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那些有創造力的人物都有一些什麼人格特徵?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活出自己希望的樣子嗎?一切皆有可能!

世事滄桑,一切都在變,這就要求我們從各個方面進行創新。但由於人類自身思維的侷限,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壓力,創新的潛能常常被抑制而難以釋放。我們一說到創新往往習慣性的就和戰略定位、資源重組、創業平臺、營銷渠道、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等聯繫起來。而事實上,真正束縛創新發展的瓶頸和障礙是我們內在的“心智模式”。

“創新心理學”、“心流之父”、積極心理學大師希斯贊特米哈伊歷時30年潛心研究訪談了包括1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91名創新者,分析他們的人格特徵,以及他們在創新過程中的“心流”體驗,總結出創造力產生的運作方式,提出了令每個人的生活變得豐富而充盈的實用建議。

你瞭解“創新心理學”嗎?

一個人看起來很有個人“創造力”並不能成為決定他是否有創造力的條件,重要的是他創造的新生事物是否被社會和市場所接納,這也許是機會、毅力或天時地利人和相結合的結果。

時勢造英雄,順勢而為,富有創造力的人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外,還有運氣的因素。他們讓生活符合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讓外界力量支配他們的命運。

富有創造力人的人格特徵彼此之間千差萬別,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非常喜歡自己做的事情。驅動他們的不是出名或賺錢的慾望,而是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們通常不僅很享受他們的工作,也很享受生活中的過程。他們視變化為契機,因此可以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無限的樂趣和幸福。

他們通過從事艱辛、有激情、有風險且困難的活動拓展自己的潛能,從中體會到“心流”。心流是人們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種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事情將會進展順利,幾乎毫不費力,像自動發生的一樣,而意識卻高度集中。

富有創造力的人與其他人的人格特徵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希斯贊特米哈伊在他的名著《創造者》用“複雜”這個詞來形容富有創造力人的特性,他們包含著相互矛盾的兩種極端性格,可能同時兼具侵略性與合作性,他們可以根據情境的需要從一個極端轉變為另一個極端,他們能表達人類所蘊含的所有潛在性格,而且不會感到內在的衝突。

你瞭解“創新心理學”嗎?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這種擁有多種多樣的性格是成熟的人格,因為它沒有壓制性格。大多數人總是突出表現性格的一面,而壓制另一面,所以在表現出另一面的時候會有內心衝突的感受。可以用“變色龍性格”來形容富有創造力的人,他們可以隨情境表現不同的人格特質,對立的性格在他們身上可以毫無衝突地融合在一起。《創造者》書中總結了10對對立的性格對富有創造力的人的影響。比如在獨自研究時需要發揮他們內向的特質,而在與同事交流時,則發揮外向的特質。

有沒有可能對我們人格進行塑造,使它變得更富有創造力嗎?構成人格的一些習慣基於氣質或特定的基因遺傳,它使得一個人非常容易害羞或好勝,敏感或者很不專心。成年人是很難改變人格的,但並非不可能。改變人格意味著學會新的注意力模式,建立批判性思維,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不同的事物,學會優化自己的思維模式,內心的體驗產生新的感受。人人都懼怕失敗容易理解,可是深植於我們內心更深刻的“心智模式”是我們懼怕成功,因為它意味著改變、挑戰自己、重新學習、不習慣和失去安全感。

有幫助的做法是,思考如何將我們所瞭解的富有創造力的人格運用到對日常生活有益的方面中去。比如說,催眠或創造一個激發創造力的環境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目的是有利於創新者打破原有思維的束縛,突破心理障礙,挖掘創新潛能,從而大大的提高創新的效率。

幸福生活的秘密在於學會從必須做的事情中獲得儘可能多的內心體驗。如果快樂工作和幸福家庭本身變成了我們追求的目的,那麼生命中凡事都不是浪費,我們做的每一件與此相關的事都是因為它本身意義就值得去做。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不同,也許在於他們把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注意力留給了創新。在太多情況下,外部瑣碎的或著急要做的事情限制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 。

為什麼心理問題會阻礙創新?因為創造力的障礙通常來自內部。對於一個為保護自我而憂心的人來說,他的全部注意力會被用來監控對自我的威脅。這種防禦性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存在這種問題的人通常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來從客觀公正的角度對外界的變化產生興趣,膽怯甚至是排斥,因此也無法學習吸納新生事物,更談不上創新能力。聯合國教科文指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盲是不學習不創新的人。

一個人的創造激情能夠讓每一天的體驗更有生氣、更愉快、更有回報。如果我們過著富有創造力的生活,那麼無聊和厭倦感就會消失,每個時刻都有可能產生新穎的發現。無論這些發現是否能豐富個人生活以外的世界,富有創造力的生活能將我們與外界變化的過程和諧聯繫在一起,生命將絢麗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