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痛苦是空的,我为什么还会有痛苦呢?

“空”是一个动词,“空”也是一个名词;动词指修持,名词指境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指的是圣者通过修持所发现的生命真相,也可以理解为圣者通过修持所体证到的境界。心经中的空是空的名词化,现代人称为空性。

“空”的境界(体证空性,即名词化的空)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通过在圣道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动词化的空)才能达到的。

既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痛苦是空的,我为什么还会有痛苦呢?

如下经文摘自:杂阿含经---三三五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 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从上面经文可以看出:禅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生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时的缘起集、灭性,这样的缘起集、灭性是空无自性的(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因为空无自性,这样的禅观称为空法(体证到法空,也称空性)。这就是第一义空法经。

这与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 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心经中的空是空的名词化,杂阿含经中的空是空的动词化。

一个是从根、境、识禅观,一个是从五蕴(色、受、想、行、识)禅观;五蕴的色指六根与六境,受、想、行是根、境、识次第缘起的心理活动,识是六识。

杂阿含经重在讲如何次第修持

心经重在讲修持圆满后所体证到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