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最近看网上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想发朋友圈了?”

底下00后们排队留言:

“我都是特别激动的添加图片,输入文字,然后慢慢平淡,删文删图……”


“朋友圈就是一种不发憋屈,发了矫情,删了可惜,留着又膈应的存在,它的保质期只有三天,三天,也正好是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轮回。”


“情绪要隐藏起来,不动声色的长大。”


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


坦白说,作为一名资深80后,我也大概有两年的时间,不怎么刷朋友圈,发的东西也少了。一是因为朋友圈里工作原因加了太多的人,我的通讯录里有两千多人,根本刷不过来。也因为每天都在瞎忙,感觉没有更多的闲暇生活和心情分享。

记得刚开始用微信的那几年,我也是和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每天都要抱着手机刷很久,看看这个亲戚的动态,那个好友的分享,挨个评论、点赞。而我也会经常发一些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和亲近的朋友、家人互动一下。那时候的朋友圈还像是一个“客厅”式的交互空间,充满了熟人交际的温暖和坦诚。那时候的朋友圈发出去的消息,很多人都是秒赞。

很长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好像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的情感调节器。微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看似非常安全的空间,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中的很多人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也习惯于通过每天的刷,晒朋友圈,抵御和消弭一部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带给我们的压力和焦虑感。


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那时候的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发朋友圈呢?

有研究指出,人们在制造、分享信息时,可能有以下原因:1、表示喜爱;2、发泄消极情绪;3、获得认可;4、为了娱乐;5、满足认知需求;6、建立社会联系;7、自我表现;8、打发时间;9、记录生活等等。

简单点说,大致可以将这些归为四类满足:过程满足、内容满足、社交满足和技术满足。而其中,内容满足和社交满足是促使我们使用社交软件分享的最大的因素。我们试图通过朋友圈去了解未知的世界,或者看着那被点亮了的小爱心下面一排排或熟悉或陌生的好友头像,让我们体会到了更多的响应和反馈,也弥补了很多现实中无法被充分满足的存在感,安全感以及认同感。

因此,隔着手机的屏幕,我们貌似置身于一个安全的孤岛,当我们放下手机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我们也就不知不觉的在那样的状态中增强了心理耐受性,恢复了心理能量。

但事情总有双面性,在一次次秀炫晒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意无意的留下了太多透露着内心自我的线索和痕迹,我们称之为“

自我表露”。


社交边界和“三天可见”的保质期


自我表露”的概念最早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朱拉德(Jourard)在1958年提出的,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中,将其定义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征和习惯,害怕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的人的尊重,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

但朱拉德认为,当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时,他就会变成一个套中之人。在面对现实时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歪曲事实以维持不真实的自我,这样就无法成长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

适当的自我暴露能够在人们第一次见面时让彼此增进好感;特别是关于负面经历的自我暴露,会让人感到你的真实、可爱,提升信赖感,这也是巩固人们的友情或者亲密关系的纽带。

但自我暴露也是有代价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它会使人感到脆弱。当我们在主动做出了自我暴露,却没有得到期待的回应的时刻。往往最容易感到“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比我有着更多的掌控权”。一些本身存在不安全感的人,就比较容易被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做出想要回撤、逃跑、攻击、甚至“报复”等行为。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平时太忙很久没在朋友圈互动了,但是有些朋友,还是一直在心里。偶尔想起,去翻翻她的朋友圈,想了解一下她的近况,点进去看到的却是一条静默的横线。


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就像网友@丞丞说的

“以前我的朋友圈没有设置几天可见,但当我发现我所发的每一个心情,每一个朋友圈都看不到一个点赞的时候,我才发现自以为过得很好的自己原来这么孤单。所以我就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如果有可能我想我应该会设置仅自己可见吧。因为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的心情让自己看见就好。”

在现实中,当我们无法处理网络社交的边界的时候,就只能趋向于收缩和隐藏。


我的寂寞你不懂,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作为一款社交工具,朋友圈已经陪我们走过了8年的时光。从最初的“熟人的小圈子,纯粹的心情分享”到“帮我点个赞,集齐30个赞可以打八折,在线等呢(呲牙)”“3个月瘦20斤,纯天然,不反弹”。

朋友圈已经不是交朋友的地方,而是变成消灭朋友的地方了。

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私家客厅”变成朋友之间的 “沙龙”,如果说我们在这里分享价值信息,了解并学习朋友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尚且能够感觉到很充实;那越来越多的来自四海八荒的花式广告和营销推广,就好像把我们的私人空间变成了“公众展位”,让人顿觉索然无趣。

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用户新增好友大部分来自工作环境,有超过80%的用户在微信上有过工作行为,如今的微信群似乎成为承载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也就不难解释,给你点赞的为什么往往是陌生人比熟人多了。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泛关系社交的超级圈里而不自知。且不说微商“乱入”,软硬兼施广告横行,商业气息渐浓。单就是那越来愈多的表演和缄默,足以让我们貌似深谙人性,实则小心翼翼。如果说成为职场主力的90后,已经默然接受了这个“潜规则”,那对于还处于青春期尾巴上的00后来说,这恰恰是最难以接受的。


继90后之后,00后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人群其实正处于自我成长的一个敏感期,也是一个人生的试错期。一方面社会要求他们用越来越成人化的方式交往,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跟父母、长辈及他人缺乏共通的语境而更感孤独。因此人际关系似乎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比较郁闷的话题,常常因为不被理解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而苦恼,有时候只好选择逃避。

但是,表达的欲望并不会真正的消失,只会换种出口体现。这也是为什么00后们会热衷于B站上的狂欢,偏爱在QQ空间里写留言,甚至是边追剧边满屏的刷弹幕。

一旦人们开始表露自己,就有对事实的再认识,这会帮助我们意识到事件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闷或难为情,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并且找到认同和归属感。

写在最后


当有人为私域流量时代到来欢呼的时候,却忽略了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很多营销形式无感。

只有结合语境的表达,才是有效的沟通。谨以此纪念我们终将消失的“朋友圈”。


END.

我是蜜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蜜辣心理。喜欢记得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