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華為鴻蒙和開源軟件(下)

在開源界,一個軟件的開發者分散在世界各地,這些開發者通過郵件列表或論壇討論交流,合作開發軟件。但是開發者們的意見並不總是統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意見形成對立而且不可調和時,就會發生分裂,一部分開發者fork(分叉)原來的代碼,給軟件重新起一個名字,重新組織一個團隊,雙發沿不同的路徑進行開發,然後漸行漸遠,兩套代碼的區別越來越大。

開源軟件分叉,在短短的開源歷史上屢見不鮮,比較著名的幾次分叉事件有,XEmacs與Emacs的分裂,QCAD與LibreCAD的分裂,LibreOffice與OpenOffice的分裂。分裂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結局也各有不同,現在XEmacs的開發者越來越少,處在半死不活的狀態,分叉後的LibreOffice反而比原來的OpenOffice發展得更好,開發者更多。

如果華為推出鴻蒙,那將是安卓的一次分叉,也是安卓陣營的一次分裂。而這次分裂,原因並不是開發者的意見不合,而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導致的惡果。本來谷歌與華為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競爭,兩者的商業模式差異巨大,谷歌通過提供開源軟件並夾帶私貨為生,華為靠生產硬件為生,兩者不僅不是競爭的關係,反而是合作的關係。如果安卓陣營分裂,不僅華為受損,谷歌也要承受損失。

美國政府出於對高科技可能落後於中國的恐懼打壓華為,禁止谷歌與華為的合作,這才是華為“可能推出”鴻蒙、分裂安卓陣營的主因。

古哥兒的煩心事

古哥兒最近比較煩,新來的知縣大老爺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以沒有路引為由,禁止外縣的民工到本地打工,說他們搶了本地人的工作、破壞的本縣的治安云云。華老非準備帶著一幫人到外縣另起爐灶,平白無故地,本是合作伙伴的華老非,眼看著就要變成競爭對手,這將使古哥兒的生意遭受不小的損失。古哥兒心裡煩悶,但自古民不與官鬥,知縣大老爺的話還是要聽的,罵知縣大老爺的話只能憋在肚子裡,不能說出口。

古哥兒心情鬱悶,只能回家虐丫鬟,發洩一下心中的委屈。一進家門,沒看到丫鬟小星兒在門口迎接,於是大光其火:

“小星兒,你死哪兒去了?”

“來了來了,老爺,剛才廚房失火,我忙著滅火,未能及時迎候老爺,老爺恕罪。”

“嗯,罷了罷了。小米兒,昨天就告訴你了,不要穿紅色的衣服,老爺我看見心煩。怎麼還不換?”

“老爺,我那套綠色的衣服已經做好了,馬上就換。今天我給綠衣服繡了個花兒,還專門繡了一行英文,with easy access to the Google apps you use most,我覺著很漂亮,老爺您看好看不?”

“嗯,小米兒真乖。回頭老爺把你收房。”

“小星兒你要跟小米兒學著點兒,你拿自己的私房錢補貼外面那個叫泰澤的傻小子,別以為我不知道。我跟你說,那個泰澤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我們家的小卓子多好啊,過兩年我把你許配給他。”

“是,老爺。”

會不會有鴻蒙?

有人會問,華為不是已經在發佈會上宣佈鴻蒙了嗎?榮耀智慧屏不是已經運行鴻蒙系統了嗎?怎麼還說會不會有鴻蒙呢?

如果華為推出鴻蒙,那就意味著與安卓陣營的決裂,有點像離婚,或者扯旗造反。華為現在只是說我要離婚,我有備胎,但是還在看對方的反應,雙方還沒簽字離婚,還沒辦手續。或者說是“再逼我就真的反了,我要拉隊伍走人。”做了造反的準備,但反旗還沒有豎起來,如果談的攏,說不定繼續合作,如果談不攏,那就真的造反。

截止到今天,2020年4月14日,能找到的關於鴻蒙的資料,只有發佈會上的那一張幻燈片。

華為的開發者主頁中找不到任何與鴻蒙有關的內容,一個字也沒有。華為的開發者主頁只是不再強調自己的安卓兼容性。但華為提供的開發工具DevEco,還只是Android Studio的一個插件。華為的開發者主頁中,既沒有鴻蒙的介紹,也沒有任何相關的文檔,更沒有給出開發工具。因此,其實鴻蒙還只是華為實驗室中的一個實驗品,並沒有向公眾發佈。

怎麼才算正式推出鴻蒙呢?至少華為開發者網站上得有鴻蒙的介紹、文檔、開發工具吧。正式推出鴻蒙意味著以後不再兼容安卓系統,API可能會有變化,系統的底層可能會有大幅度的調整,等等。

華為為什麼遲遲不推出鴻蒙呢?扯旗造反的風險是很高的,弄不好就身死國滅。華為一直以來是以硬件見長,現在被迫要去主導一個大型軟件項目,猶豫不決、患得患失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華為真的推出鴻蒙,它又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鴻蒙將是什麼樣?

如果你期待鴻蒙在視覺效果和操作習慣上有什麼革命性的大變化,那你就先洗洗睡吧。如果鴻蒙有所改進的話,絕不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而是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底層的代碼的優化,比如對內核、文件系統、虛擬機和編譯器的優化。這些變化,普通用戶是看不到的。如果鴻蒙繼續開源,感興趣的業內軟件工程師可以去看看代碼有什麼變化;如果鴻蒙閉源,那就只有華為的工程師知道變化在哪裡了。

鴻蒙正式與安卓分家之後,可能繼續開源,也可能就此不再開源,按照安卓的非傳染性許可證,這兩種情況都是合法的。哪種情況更容易成功,還真不好說。

閉源系統失敗的例子是微軟的WindowsPhone;而成功的例子就是蘋果的iOS。

開源成功的例子是安卓,失敗的例子是Tizen(泰澤),泰澤系統高舉Linux基金會的大旗,又有三星的鼎力支持,還不是一樣無人問津。

所以,一個移動操作系統能否成功,與開源閉源關係不大,這是個企業經營問題,這方面我是完全的外行,屬於玄學。

開源軟件的領導權

開源世界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它是自組織的。一個成功的開源項目,其負責人不是哪個機構任命的,完全是有能者居之。Linus之所以一直負責Linux內核的開發,並不是因為他是這個項目的原創者,而是因為他表現出了出色的領導能力。假如有一天,Linus決定退休不幹了,Linux內核也不會死掉,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但最終會有一個有能力的被大家接受的人成為新的負責人。

一個有趣的例子就是LibreOffice,它是從OpenOffice中分裂出來的,但在爭奪開發者方面,LibreOffice取得了優勢,大多數開發者選擇跟隨LibreOffice,而不是留在OpenOffice陣營。

迄今為止,有影響力的大型開源項目的領導角色是被歐美壟斷的,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公司或機構有成功領導開源項目的先例。

如果華為鴻蒙從安卓陣營分裂出來並繼續以開源項目發佈,有可能突破這一禁區。獨立出來的鴻蒙,首先要做到能夠活下去,起碼要做到與安卓、iOS三分天下。如果鴻蒙非常成功,從谷歌手裡把安卓的領導權搶過來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那時安卓就得改個名字了。

華為能做得到嗎?我們可以持續觀察。

中美之間在爭什麼?

從中興被美國製裁開始,到美國傾盡全力要整死華為,中美之間的高科技競爭愈演愈烈。中美雙方究竟爭的是什麼呢?“高科技主導權”的說辭太過虛妄,具體一點說,中美之間真正爭的是數以十萬、百萬、千萬計的高收入工作崗位。

在美國人眼裡,中國人就應該安於做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坐在辦公室裡喝咖啡寫代碼,你也配?

美國要搞死華為,中國要保住華為,其實都是因為龍華坂田的二十萬工程師的工作崗位。美國人認為,這些工作崗位本應是美國的,被中國人搶走了。而且美國的目標不只是華為,而是以華為為代表的所有高科技企業。

然而這些高科技企業之中,並不包括聯想和小米,聯想多年來只僱傭少量的工程師,僱傭更多是組裝產品的廠弟廠妹,美國對這些低端就業不太感興趣,所以從未想過要搞死聯想。2019年,小米的研發費用是75億,華為的研發費用是1317億,這些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絕大多數是開發人員的工資。

也許有人會說,“上班擰擰螺絲,下班打打遊戲”的日子也沒什麼不好。為什麼非要去競爭那些工作時間超長、一年四季996的碼農崗位呢?

一直處在產業鏈低端的下場是什麼?老舍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已經給出了有力的回答,在1936年出版的《駱駝祥子》中,年邁的人力車伕老馬說:“在這世道,幹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咱們賣汗,咱們的女人賣肉,我明白,我知道!”

所謂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一直有獨立自主的傳統,有很多象倪光南一樣的學著呼籲自主開發計算機軟硬件。也催生了龍芯、君正這樣的芯片企業。但是在計算機軟件方面,卻一直乏善可陳,重硬不重軟是整個社會的通病。計算機技術發展到現在,軟硬件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芯片設計也是寫代碼,其開發管理方式與軟件企業沒多大不同。龍芯君正說是開發芯片的公司,其實其運作方式更類似軟件。

整個中國社會對獨立自主有非誠強烈的要求,政府也一直有各種政策甚至資金的支持。在這種氛圍下,有些從國外購買了代碼的公司,有些對開源軟件修修改改的公司,也想從中分一杯羹。於是他們便創造了所謂“自主知識產權”的概念,以便在獲取政策支持時或在政府採購中能夠入圍。

其實他們說得有一定的道理,“自主”不一定非要所有的代碼都自己寫,有開源的代碼為什麼不用?少花點錢從國外購買代碼可以提高開發速度、加快產品面世,何樂而不為?

但是問題在於,開源軟件擺在那裡,你連代碼都讀不懂,談何自主?從國外購買來的代碼,刻成光盤鎖在櫃子裡,再僱幾個大媽胳膊上帶著紅箍日夜保衛,真的能“自主”嗎?

所以能否“自主”,要看你是否有一個“團隊”能夠真正掌握代碼,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如臂使指。這個“團隊”才是“自主”的核心要素,而不是代碼本身的來源。

這個“團隊”不僅要有,還要能在市場中生存下去。如果成立一個團隊,找國家要一筆錢,開發了一個軟件,但沒有市場,國家一斷奶就樹倒猢猻散,這能叫自主嗎?

如果只有七八個人、三五條槍,拿來開源代碼小修小改,這能叫自主嗎?

如果只有鎖在櫃子裡的一張光盤,刻著從國外購買來的代碼,沒有能修改代碼的能力,這能叫自主嗎?

自主的能力與開發團隊的規模成正比,蘋果公司有成千上萬的程序員,可以把自己全套的軟件從Power平臺轉移到Intel平臺,現在又準備拋棄Intel,轉向Arm平臺,蘋果的自信來自於它的工程師團隊,有了這樣的團隊,才能真正實現自主。

華為之所以能在5G高科技競爭中領先,之所以敢於推出鴻蒙叫板安卓,也是因為手中有龍崗坂田的十萬碼農。

華為能否成功地運作鴻蒙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大型軟件項目,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