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半導體結構性機會凸顯,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從近兩個交易日市場風格的變化上看,創業板明顯強於主板主要來自幾個頭部的醫藥股和新基建的雲數據服務器個股的上漲,但是我們要分清楚即便是創業板已經進入了強勢上漲趨勢階段,但是背後的驅動因素正在發生變化,明顯從高位的醫藥向超跌位置較低的雲服務器板塊當中切換,市場風格已經從防禦性相關的醫藥切入具備進攻性相關的科技股當中。但從資金的角度看,新基建當中的通信、半導體雖然相對於其他板塊確定性更強,但是考慮到市場的節奏,我們覺得下游細分領域比如半導體的射頻芯片和封裝封測會先表現。

【好公司】半導體結構性機會凸顯,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我們先來看看射頻芯片的組成:射頻前端從組成器件來看有濾波器(Filters)、功率放大器(PA)、低頻噪聲放大器(LNA)、開關(Switches)和天線調諧器。射頻芯片主要應用在兩個領域,基站和終端,我們重點跟大家介紹手機終端的情況。

【好公司】半導體結構性機會凸顯,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去年曾經發生過一次5G頻段的爭端,在小米9 Pro的發佈會上,雷軍現場表示小米9 Pro 5G 是一款5G三頻全覆蓋的手機,支持n41、n78、n79 三個頻段。並與Vivo 5G、華為Mate20X 5G作對比。華為Mate20X 5G支持同樣的三個頻段,但vivo 5G則只支持n41和n78兩個頻段。從頻段本身的意義上看,頻段是傳輸數據用的通道,不同的頻段就是不同線的高速公路。手機支持這個頻段就能使用這條公路,不支持就不能使用。但是,如果手機需要在國外使用,則還需要支持國外的通信頻段,現在全球通信頻段沒有統一的頻段號,因此,進入5G時代後,手機需要支持的頻段數會大幅增加。而手機射頻前端的元器件數量與頻段數直接相關。所以從4G手機到5G手機的更新過程中,對射頻元器件的需求數量至少會增加一倍。
除了量增外,單價提升也是5G射頻器件的一個成長邏輯,原因是技術的提高和成本的上漲。從射頻前端變化最大的組件上看,濾波器、功率放大器和射頻開關對技術的提升要求較大,因為頻率從低頻轉為低頻+高頻,這種技術的變化需要採用新工藝或新材料。濾波器從4G的SAW濾波器到5G的BAW技術的提升,產品價格增加了幾倍,射頻開關在工藝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RF-SOI工藝改為RF-MEMS工藝,價格也翻了一倍。

【好公司】半導體結構性機會凸顯,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總體上看,4G手機的射頻前端單機價值量為17美元,而5G單機價值量將大於30美元。而根據高通的預測,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148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346億美元,接近2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從市場格局上看,4G的SAW濾波器市場由日系廠商主導,全球CR3達到80%以上,分別是Murata村田47%、東京電化TDK21%、太陽誘電Taiyo Yuden太陽誘電14%。國內廠商主要在BAW濾波器低端市場發展,如麥捷科技、信維通信、華遠微電、好達電子、瑞虹科技等企業。其中麥捷科技與信維通信已導入華為,主要供應中低端產品,而好達電子主要客戶有小米、中興、三星等。
從市場未來的增長情況上看,到2020年5G應用支持的頻段數量將實現翻番,數量上1個頻段通常需要兩個濾波器,所以未來單部手機的濾波器使用量將在100個以上。根據高通和MobileExperts數據,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在2019~2023年期間將增長到224.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達21.06%。
而這個行業過國內的市場格局又十分清晰,就是信維通信、碩貝德和麥捷科技!

那麼這三家公司的區別在哪?關注我,明天我將為大家做一個區別分析,而且每天都將為大家提過原創上市公司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