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市場太涼了

今天說下北京市場。

從4月份之後,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一直在往下走,市場情緒越來越低,到了8月份,還是延續之前的狀態。不出意外的話,這種市場還會持續下去,整體價格會有小幅下跌。

至於能持續到什麼時候,現在還不好說。

北京市場目前處於一種比較佛系的狀態,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想一下2017年年初的市場,那時候房價剛經歷了一輪大漲,而且2016年9月份政策上已經收緊了,結果在2017年年初,大牛市又來了。

所以在那個時候,市場處於一種比較瘋的狀態,不拉住的話,風險隨時都會爆發。記性好的朋友應該知道,那時候好多人已經沒有心思上班了,天天琢磨買房的事兒,跟股市大牛市的狀態一樣。

2017年317政策之後,市場開始調整,大家買房的心態也漸漸變得平和了。

樓市進入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狀態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後,加上經濟體自身的恢復調整,到現在看,北京樓市的風險基本上消失了。也就是說,北京的房價目前是有安全上漲空間的。大家也都能感覺出來。

如果大家理解不了,我舉個栗子。這就跟人借錢一樣,一個人前幾年借了好多錢,在當時看來,這個錢想要還上的難度有點大,萬一出點什麼風險,有可能就再也還不上了,這就是金融風險,但是經過兩年的時間,錢就賺回來了,風險自然也就消失了,這個時候,對於這個人來說,如果再去借一筆錢,也沒什麼風險了。

北京樓市沒什麼風險,有安全上漲空間,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的情況是有放鬆空間,且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放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意味著,北京樓市不會有大跌。

總結一下就是,目前是北京買房的一個好時候,不用擔心大的下跌風險,如果沒有太合適的房子,也不用著急,調整好心態慢慢等。整體市場非常平穩,而且還有小幅回調的空間。


再來看下更微觀的市場波動。

在調控之後的這兩年裡,北京市場都有短期的回暖現象。2018年的回暖發生在4月份和5月份,2019年的回暖發生在3月份。每次回暖之前的那幾個月,都是買房的好時機,算是微觀市場裡的一個最低點。

當然,在回暖之前,市場情況往往非常低迷,越低迷大家越越想觀望。不過大家要記住一點,北京購房市場的需求端是非常強的。也就是說,不要盼著北京市場持續往下走,一般情況下是低迷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一個小幅的反彈,剛需來一次集體入場。

那麼市場的回暖到低迷,再到回暖大概是個什麼規律呢?我總結一下。

市場的回暖是從成交量的升高開始的,一般成交量剛開始升高的時候,購房價格是下跌的;這個很容易理解,比如說同一小區有10套差不多的房子在售,最先成交的一定是最先降價的那一套,在市場還沒有完全回暖之前,後邊的成交總要參考前邊的成交價,所以成交量回暖,往往是成交價下跌;再不懂的直接記結論!

等到回暖後,臨回暖行情結束,這個時候價格上開始有一定程度的上浮;這兩年的情況是上浮5-10%

等到回暖行情結束,市場開始進入下行期,這個時候,成交量大大下跌,成交價格卻是上漲的;我估計很多人又不懂了,這裡簡單解釋下:市場行情剛結束的時候,大家的預期已經被抬起來了,賣房的也覺得房價還會漲,所以就把價格調的高一點,買房的被行情嚇壞了,覺得可能還會漲,不如干脆買先買了再說,在買家與賣家的這種心理預期之下,房子的價格就很容易籤高,而實際上市場已經開始了下行,主要表現就是成交量跌下來了;

行情結束後的三到四個月時間裡,是買家賣家的僵持期,成交量比較低,成交價格還比之前高一點

三到四個月之後,賣家先投降,價格下調,整體市場成交價格開始下跌;

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下一次回暖

當然,以上這個市場變動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中間沒有大的調控政策。

對於賣家來說,一旦發現市場進入下行期,果斷降價往往最好的選擇,一般最早降價的,都是賣的價格還不錯的,賣得越晚,越吃虧。這個規律我也很少跟人說,因為賣家都想多賣錢,你跟他們說降價賣,他們不但不聽,還覺得你在忽悠他。這屬於講出去“好心沒好報”的一條市場規律。不僅是北京市場這樣,二三四線城市也是一樣的規律。

最後再補充一下。

北京市場太大了,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小行情。每次回暖的時候,也是先從熱點區域開始,非熱點區域的回暖會滯後很多,行情結束的也比較早,所以不同區域的購房策略也不太相同。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一方面要結合行情來看,一方面也要參考本區域的成交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