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唐朝会昌年间的宰相李德裕,人们一说到他便是想到牛李党争。那么抛开牛李党争,李德裕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鸡鸭羊猪,大唐的百姓最喜欢吃的还是羊肉。人们把羊股叫做羊髀,当时京城里有一种非常有名的烧制羊髀和脏腑的烹饪办法——鉴虚烧羊髀法。

这个鉴虚是和尚,他最擅长结交上层权贵人物,卖弄权势,不是个好人。但鉴虚烧制的羊髀和脏腑,有着独特的滋味,从大唐元和年间一直风行到了宋朝。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李德裕,字文饶

宰相李德裕是出了名的嗜好吃羊肉,鉴虚烧羊髀的食羊法自然不会错过。此人爱吃羊肉到了什么地步呢?一生吃了将近一万头羊。

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来算一下,假设一天吃一头羊,那也得吃上二十七年。

唐朝人喜欢品题人物,动不动就给人起外号,李德裕就因为自己喜欢吃羊肉,而被称为“万羊宰相”。

吃两三万钱的珍宝羹汤,喝千里快递来的惠山泉水

他这个人,饮食极为奢侈。所食用的羹汤,一杯的价格可以达到二三万钱。怎么会这么昂贵呢?除了食物本身精致、稀有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唐代越窑海棠式瓷碗

李德裕爱好养生,所以他常常在饮食里加上奇奇怪怪的珍玉珠宝,什么朱砂、雄黄等药石都研磨成汁水添加到食物中一起煎煮,这个滋味不敢想象。养生吗?还真不好说。

吃的是山珍海味,就连饮用水,李德裕都要喝专程从江南运来的山泉水。

唐朝中后期,饮茶的风俗已经普及。李德裕也爱吃茶,他特别讲究茶叶的品质。想想看,住在北方的京城长安,却要让远方的舒州刺史专门给他运送一种极品茶叶——能消酒食毒的天柱峰所产的上好茶叶嫩尖。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笼子,用来烘烤茶饼的。唐人的茶是饼茶,要烘烤碾碎之后烹煮

茶要好茶,烹茶的水也要上好的。唐朝的馆驿系统发达,前有杨贵妃通过驿站快马加鞭吃荔枝,后有李德裕不远数千里远道运送烹茶水。

早些年建立起来传递重要消息和物资的大唐馆驿系统,就这么被滥用了。要知道,普通百姓得承担馆驿的运营和维护,滥用馆驿就是在剥削民脂民膏。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昊天观在长安中的位置

李德裕的这种奢侈的饮水做派被一位僧人看在眼里,他悲天悯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阻止李德裕。这位僧人告诉他:京城昊天观常住库后有一眼泉水,水质极佳,可以和惠山泉相比。

李德裕将信将疑,对昊天观的泉水水质做了测试称重,与惠山泉水一比较,发现两者的水质果然轻重相当,这才停止了千里送水。

醒酒石上睡宰相:我的石头、我的树枝,一点都不准动

唐朝的贵族们,大都有许多庄园。宰相李德裕也不例外,他在洛阳的平泉别业,延续了他一贯的奢靡作风。

乍一看好像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庄园,但园子里全是李德裕穷尽毕生精力搜集的海内奇花异石、珍稀禽鸟。仔细去看一花一木,都价格不菲。

园子有一块玲珑剔透的醒酒石,是专程从太湖运送过来的。李德裕非常喜欢这块石头,常常喝醉了就卧倒睡在石头上,身上也时不时堆满名贵的落花。

李德裕珍爱这园子,连几百年后的事都考虑到了。他写了家诫告诉子孙:“移吾片石,折树一枝,非子孙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李德裕园子里的一块石头都不准移动,一根树枝都不许折断,否则就不是我的子孙!

这话说得很严厉了,他的子孙后辈也却是谨记在心,还把家诫完好保存起来了。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张大千绘制的《李德裕见客图》

可惜,唐朝末年,社会动乱,活人都难以生存,园林花木想要完好保存简直是痴人说梦。李德裕后来因为历史上著名的朋党之争,被贬官岭南而死去,李氏门庭也就此败落下来。

黄巢入京之后,李氏园林中的花木奇石也被权贵挖走、搬走,连樵夫都进来砍伐名贵的树木当柴火卖。

那块李德裕视为珍宝的太湖醒酒石,转眼就到了驻守洛阳的监军宦官手里。李德裕的孙子李敬义也算是谨记祖先教导,拿着李德裕的家诫,就去找监军归还醒酒石。

只是时移世易,李家早就败落了,监军怎么可能将你放在眼里?他大骂道:“黄巢败后,谁家园池完复,岂独平泉有石头哉?”

反正,归还是不可能归还的。宰相之家尚且破落至此,当时还有一句谚语,说:“三公后,出死狗。”令人叹息。

八百孤寒齐下泪:我李德裕的官做得不错哇

李德裕这个人啊,在饮食居住上骄奢淫逸,但他有一点是让人敬佩的:提拔寒素子弟

。当年,他还是宰相的时候,担任科举考试的监考主司,为寒素人士开了很多门路。他录用科举人才,也看重人品,对于那些名声狼藉的浮华子弟,是一概不录用的。

这一点,使得很多人感激他。后来他被贬到岭南,还有人写诗感谢他对寒素人士的选用:“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万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园林,贬官时八百寒素为他落泪

李德裕半身像

大概如此。

如果说还有什么关于李德裕的无关政治的细节,那么还值得一说的是: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次柳氏归闻》,记载了高力士所说的唐玄宗年间的宫中故事,蛮有意思的。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都说字如其人,如果想要看看李德裕的笔迹,不妨去翻翻唐朝著名的画作《步辇图》,上面留有这位大唐名相的小篆题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