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生長與投喂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一、"生長變緩或停止"不等於魚兒就"不吃飼料"

每年的一到秋末時期,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至第二年的早春時節,有一些人就估算著"魚料還喂不喂?"、甚者"魚兒可以不喂料了",以為就這樣就降低成本了,心頭還滿心愉悅。其實,這是一個嚴重錯誤,有這種想法的大多是才進入水產養殖行業的人、甚者是一些養殖持續虧損的人。

魚兒生長與投餵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究其根源,源頭是"魚兒在冷天不長"這句話引起的,這句話雖然不假,但我們要辨證的理解這個道理才行,這句話有三層含義:

一是魚類是變溫動物,魚體的溫度隨環境溫度而改變。溫度低了其新陳代謝也隨之降低,因此,在一定狀況下生長變緩(水溫15度左右)或停止生長(水溫5度左右)。

二是生長變緩,其餌料的攝入量也是成正比的,即:雖然長勢變慢但吃料量也隨之降低,但仍需要維持生命機能,投餵一點飼料延續正常機能也並不"虧本",莫老是想著"白餵了飼料"。

三是雖然停止生長了,但魚兒也是一個生命體,體能必須維持其正常運轉才能保障生命系統的繼續,才對其下一個生長時節的來臨作好鋪墊,才不會掉膘掉重,不攝入外源餌料又要維持其生命體能,似乎是矛盾的。

"停止生長"不等於就"不吃飼料"了,為了維持其正常體能運轉,在不攝入外源餌料的狀況下,它就只好動用體內原有的營養貯備來供應,所以在其後會出現體弱(苗種)或掉重的現象發生,因此,只要魚兒要吃料哪怕是吃一丁點兒也必須得喂。

總的說來,無論冬天溫度多低,只要魚要吃料都應投餵,為開春後魚兒快速、正常的生長打下基礎,也為開春升溫後魚易發病創造強健的體質而防範魚病暴發作好"前瞻性"防控。

魚兒生長與投餵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二、餌(飼)料是決定魚生長好壞及產量高低、效益好壞的重要因素

如何達到“高產低耗”是養魚業目前的重點思考和工作,也即:養魚的效益的好壞,尤以餌(飼)料最為重要的一環,因為餌(飼)料成本佔去所有養魚成本的70%左右。

蛋白質是魚類生長和維持生命必需的營養成分,不同的魚類對飼料蛋白質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飼料蛋白質含量太高或太低對魚類都是有害的。

飼料蛋白質含量太低時,魚類生長緩慢,飼料轉化率降低,有可能會導致餌料係數的提高。

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時,會導致魚類營養不平衡,不一定會生長加快,有時還會事與願違,還可能會產生生長減慢,甚至引發營養性病症(比如肝膽系列病),成活率和生長率降低。

飼料蛋白質被魚體攝食後,必須於魚的消化道中在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後才能被魚體吸收利用,所以,氨基酸的構成體系才是決定蛋白質質量優劣的評判標準。

魚兒生長與投餵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三、魚類營養需求與餌(飼)料蛋白質含量及其天然餌料

肉食性魚類(如:鯰魚)要求飼料蛋白質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

雜食性魚類(如:鯉魚)要求較低,一般為30%~40%。

草食性魚類(如:草魚)最低為30%以下。

同時,又和魚的年齡階段關係很大,仔魚、幼魚生長旺盛對蛋白質要求高一些,成魚生長階段對蛋白質要求低。

一般魚類飼料中的粗纖維含量要限制在一定範固之內,對草食性的草魚及團頭魴等,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不宜超過17%,雜食性的鯉魚不宜超過12%,而肉食性魚類不宜超過8%。

浮游植物是自然水體中的原始生產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成為水域中最基本也最豐富的餌料資源,是水體自動調節的"勞動者"也是魚類(如:白鰱)最好的餌料。

浮游動物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有機碎屑為食,是水域中的消費者,對於富營養水體的調節功不可沒,同時也是有些魚類(如:花鰱)良好的天然餌料。

魚兒生長與投餵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四、飼料投餵的異議

氣候不好或突變時,“定時”和“定量”都應有所改變,不要非得一定堅持"四定"原則(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應順應各種條件因子的瞬息萬變和魚類的實際需求而投餵,不能一“定”不變。

至於“定位”投食,草食性魚類的草料場應設浮動可移位的投草架來投餵比較適宜,因為飼料架(包括各種魚的食臺)固定一處時間一長,其殘根廢草以及草魴鯿等魚類邊吃邊洩的糞便就在架底堆積,該區域其實水質是相當惡化,因此,須在一定時段後調整食場的位置為最好,不要死搬硬套"定位"原則。

至於“定量”投食,正確、適度的投飼量是確保養魚經濟效益的關鍵。投餵量應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及養殖魚類的攝食情況來確定。

一般情況下,在水溫8度~18度時,飼料的日投餵量為養殖魚類總重量的1%左右;水溫18度~32度時,日投餵量為養殖魚類總重量的2%~4%;當水溫在32度以上時,日投餵量為養殖魚類總重量的3%—5%。

但是,當遇到天氣突變或陰雨悶熱、水體渾濁或魚兒發病等不良情形時,當天或當次就應少投或不投飼料,不能死搬硬套"定量"原則。

大多數魚類在飼餵過程中,多是白天投餵。但有少數魚類依其生理習性或習慣喜在傍晚或晚上吃食(如草魚或肉食性魚類等),但這是不妥的,應儘量改變它,特別是高溫時節隱含著較大的生產危機。

因為夜間缺乏光合作用而會導致水中溶氧量減低,而水中動物和生物仍維持著新陳代謝,耗氧量與白天相比絲毫沒有減少,所以,魚類在夜間的生命過程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過程,如果魚飽食肚脹過夜就更加需要充足的溶氧來保持生命體系的平衡,之所以提倡白天(最好是上午)投料,晚上儘量空腹過夜較為安全,道理即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