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官員以錢糧為薪俸向君主效命起,古代官場就伴隨著不可避免的腐敗問題。腐敗猶如過江洪水般波濤洶湧危害無窮,輕者壓榨百姓,營造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重則引起朝局動盪直至王朝的覆滅。古往今來,有關腐敗的事例不勝枚舉,比比皆是。

秦用重金收買六國重臣霍亂朝政方達到統一目的;東漢時期更是公然賣官鬻爵;南宋宰輔秦檜“開門受賂,富敵於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明朝宦官專權,大行賄賂之風直接造成大明國亡政息。而清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由馬背上的民族起家,經過一步步艱苦奮戰攻城略地直至入關一統天下,依舊避免不了走向腐敗。原本名聲赫赫的八旗子弟到後期竟也“不仕、不農、不工、不商、不兵、不民”,令人可惜可嘆。清代吏治又是為何會走向腐敗糜爛的亂局呢?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一.“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蔓延朝野的清代腐敗風氣

腐敗往往指當權者利用自己的公共權力以權謀私來滿足自己個人私利的行為。“吏治之清濁,關係民生之休慼”,吏治不嚴往往導致官場上的極大腐敗。貪官汙吏不僅魚肉當地百姓,造成民生不滿,還會在社會上營造起不良的為官之風、奢靡之風,嚴重動搖朝廷根基,引起朝野上下動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足以見當時的腐敗之深之重。

清朝時期的吏治腐敗大體表現在結黨營私、搜刮民脂民膏、賣官鬻爵、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等。在生活上奢靡毫無節制,後來的八旗子弟坐享其成,好逸惡勞,終日遊蕩於酒家戲院,豪賭成性,每月餉銀到手後先沽買酒肉以供醉飽,入不敷出時只好靠預借餉銀、典賣旗地直至靠借貸度日。

腐敗往往與權力息息相關,以權謀私繼而以私維權。起初朝廷俸祿低,俸祿除了養家餬口外還要支付日常的辦公費用,俸祿較低難以滿足其正常開銷,因而地方管理民政的官吏通過採取加徵“火耗”的方法,即除了正常的稅負之外還要再向老百姓徵收將散銀熔鑄成銀錠時的損耗費用,正稅向朝廷交納以後,餘下的所謂“耗羨”便成為各級地方官府自己掌握的經費。但通過此種方式的補給到了後期愈演愈烈,各級地方官吏變相多徵徭役、稅收,盤剝、勒索百姓,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苦不堪言。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在官場上,乾隆時期的和珅更是將腐敗發揮到了極致,和珅與地方官員相互勾結、私相授受,收取鉅額賄賂,貪汙受賄之財達到八億兩。和珅向地方官員收取賄賂,地方官員又向下一級收取,官官相護、層層盤剝,最後全部落實到老百姓頭上。其家產比國庫銀錢還要多,朝廷需用錢財時乾隆皇帝還要向大臣和珅借錢,足以可見大清第一貪官當時富可敵國之一面。這種腐敗之風雖在後期有所遏制,但依舊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慈禧年間,慈禧日常的吃穿用度奢靡無度。據說慈禧一頓飯要有上百道菜,她並不會每道菜都吃,吃不完的寧願倒掉也不會賞賜給下人。慈禧洗澡時要用掉一百多條毛巾,且用過一次的不準回水再用。其生活的奢侈程度不禁令人瞠目結舌。雖說清王朝的覆滅是由歷史多方因素導致的,但這種極度腐敗無疑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

二.清朝統治者在整治吏治腐敗時的主要措施

為了鞏固王朝統治根基,歷朝歷代都會採取措施防治腐敗,清代也不例外。

  • 廢除弊政捐納制度。康熙帝時期實施的捐納制度使其認識到在官員腐敗的嚴重問題後指出這只是權宜之計,並在後期嚴厲禁止,但並未完全徹底消除,其後代在此基礎上更是將該“弊政”發揚光大,嚴重損害瓦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基礎。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 候補與會考並行的反腐措施。在雍正時期設立會考府,即清朝特設辦理錢糧核銷之專門機構,稽查核實中央各部院的錢糧奏銷。
    由皇帝派署欽差大臣前往地方查賬,起到審計賬目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審計程序。雖說這在一定程度能夠起到防治腐敗的監督作用,但是仍少不得部分官員與地方官員相互勾結做假賬,進而起到混淆視聽、矇蔽聖上的作用。基於此創立了候補制度,即設有相當一批候補官員。由朝廷發放俸祿但並無相應職位和權力。由候補官員和會考的官員一同前往地方審計賬目,如果現場發現會考官員涉及貪汙腐敗問題,當場予以處理,由相應候補官員頂上該職位。這種官員相互監督的方式能夠起到一定防腐的作用。並且,雍正帝在當時時期提高了朝廷官員的各項俸祿,欲通過高薪養廉的方式減少地方肆意徵收稅賦、魚肉百姓。
  • 嚴懲貪汙巨犯震懾官員。清代嘉慶帝上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懲處了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不僅將其家財盡數查抄,而且將其處決。當時民間流傳著“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足以見得其萬貫家財最終全部流歸朝廷。

三.清代吏治腐敗為何會蔓延朝野上下?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皇權自身所引起的權力腐敗

封建制下將權力過度集中於一人之身,使其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這本身就存在極大的不公可能性,自我裁決的不公,被包裹著無限權力下的同時也充斥著個人無窮盡的慾望;用人不公,在選官用官時彼此官官相互,假借皇權而產生的權力濫用,使其在根本上蘊藏著腐敗。

據說,和珅在臨死前談論為何貪汙那麼多銀錢時說大多處於迫不得已,皇帝每逢修大園子、南巡需要花費鉅額銀錢時,從國庫出少不得留下奢靡的名聲,每每此時都由和珅全權負責。一方面滿足了乾隆帝的私人慾望,另一方面也為其收受賄賂師出有名。

(2)捐納制度為吏治腐敗埋下根基

康熙帝在“三藩之亂”發生不久,下旨在全國實行捐納制度,起初目的在於增強新政權對當地民眾的吸引力,既可減少參與叛亂之人又可穩定地方,擴充國庫進一步擴大清王朝的統治基礎。即允許那些屢試不中而又有家財者,出錢即可捐得知府、知州、知縣或者監生、生員出身。但捐官者不會白白下本錢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旦上任後便會瘋狂斂財,搜刮民脂民膏,魚肉百姓,嚴重導致了吏治的敗壞,使清朝的官場變成了市場,官場的正常選拔變成了市場上銀錢的不同等級,為之後清王朝的消亡埋下了基礎。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3)“完贓減等”法律的催化作用

康熙五十三年,刑部尚書賴都奏稱:

現在虧空積至八百餘萬之多,其中不無家產可以清還,請分限減等,並嚴承追官員處分之例,經吏、戶、兵、刑四部會議:凡侵盜挪移應追之贓,一年內全完,將死罪人犯比免死減等例,再減一等發落; 若不完,再限一年追賠,完者免死減等發落,不完照原擬監追,仍再限一年,著落犯人家屬追賠。如果家產全無,保題豁免。四部議奏後,奉旨依議,欽遵在案。

雖說是為彌補國庫鉅額虧損所出臺的不得已法律政策,但這無疑對貪汙官員是一道免死金牌,進一步催化了吏治的貪汙腐敗。

四.結語

歷朝各代皇帝都採取各項措施抑制吏治腐敗。包括在《禮記》上明確規定朝廷官員吃穿用度的標準,嚴禁奢靡僭越;在處理貪汙受賄官員時也進行了嚴厲查處,望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在民間也創造出有關反腐倡廉的地方歌謠,意圖通過意識形態的手段來減少腐敗。

但由於這些措施其並未觸及吏治腐敗的根本原因,導致官員貪汙腐敗的問題愈演愈烈。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吏治腐敗為何蔓延朝野上下

清代吏治腐敗問題也是如此,統治階級在得到天下後逐漸喪失了艱苦奮鬥的精神,被物質財富衝昏了頭腦,爭相攀比奢靡。階級上層的反貪行為也並未起到良好的效果,貪官汙吏之間沆瀣一氣。直至清末後期國庫空虛、官員內外相互勾結進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地主階級掌權的封建王朝其階級本質上也是以剝削壓迫為主,必然不會以服務人民為己任,因此不僅清王朝,中國曆朝在政權穩定後均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吏治腐敗的困局。

參考資料:

1:呂思勉《中國通史》

2:錢穆《國學大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