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用药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慢性乙肝是一种持续进展、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若是对病情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不去医院定期复查的话,很难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坚持长期治疗(2~3年,甚至更长)和定期复查都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在临床调查统计中发现,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有很多患者有过自行停药的经历。

乙肝抗病毒用药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自行停药的严重后果

那么,自行随意停药会对乙肝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都有哪些呢?

第一,病情加重。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肝脏炎症加重,肝功能又不好了,甚至出现病情恶化,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进展也会加快。

第二, 治疗目标无法实现。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持续阳性,转氨酶降不下来,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停药,同时,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第三,容易产生抗药性。乙肝病毒在体内是不断复制、发展变化的。随意停药,乙肝病毒将得不到有效抑制,且易产生抗药性,使药物疗效降低或失去作用。产生抗药性后,增加或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又将增加治疗费用,延长治疗时间,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乙肝抗病毒用药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定期复查的好处

第一,能帮助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检查相关的指标去判断患者病情是否得到了控制,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

如果不进行检查,首先,若是病情恶化了,患者自身并没有明显的感受,患者不知,不检查,医生也不知,这就无法早发现、早治疗。

第二,评估应答,预测疗效。通过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等指标的变化, 预测药物随后一个时期, 如3个月或半年后的疗效将怎样发展,可以帮助预估停药时间。

第三,保障用药安全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如何应对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自身的安全性呢?除了遵医嘱外,还应定期复查,并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听从医生的指导也非常重要。

患者停药后,也需要进行定期复查。

停药后的定期复查意义在于观察患者病情是否出现反弹

因为当患者的检查指标出现有反弹迹象,就要考虑及时恢复抗病毒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早日实现停药。

因此,无论是治疗阶段还是停药后,都应进行定期复查。

乙肝抗病毒用药前,一定要知道的3件事

如何定期复查?

那么在治疗阶段和停药后,该如何定期复查呢?

抗病毒治疗期: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肾功能每3个月检查1次。

停药后: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肾功能在半年内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以后3-6个月1次,至少随访24个月,随访中如有病情变化,应缩短随访时间间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