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虽懒散,血性却刻在骨子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川人虽懒散,血性却刻在骨子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道尽了蜀地进出的困难,飞鸟难渡,猿猴难攀。有秦岭、巴山等山脉挡着外部危险,内有富足的天府平原,川人的生活富足而悠闲。爱吃爱玩成了川人的天性,到处的麻将馆和茶馆述说着这一切。但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巴蜀人独有的性格,面对家人可以是耙耳朵;可面对敌人,拿起刀枪的巴蜀人就是一名坚韧的战士,虽然他们的个子矮小,但他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能让世间一切敌人为之侧目。

川人在历史上遭受了两次灭亡之灾,一次在宋末元初,一次在明末清初。两次面对外敌,川人爆发出来的血性让世人为之哭啼。

南宋灭亡时,面对蒙元大军,各地都跪了,唯川人挺直脊梁抗争。世人皆一死,何惜抛头颅、洒热血,川人宁死不屈,以一地之力硬抗蒙元铁骑整整52年,以两代人的代价为中原文明争取一丝喘息。前有重庆钓鱼城干掉蒙古大汗,后有宜宾凌霄城全体军民殉国。蜀地交战的刀兵声直达九霄之上,蜀地人民不屈的呐喊声震的敌人心头发凉。那时候的蜀地可谓是“城城皆玉碎,处处见血战;村村都发丧,人人皆戴孝

”。四川的人口直接从1200万硬生生的打到了80多万,可谓举省殉国。

川人虽懒散,血性却刻在骨子里

钓鱼城之战

300多年后,元气还未恢复的川人面对清军留发不留头的屠刀,毅然决然的赴死。没有多余的想法,就为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辱。好不容易恢复了点人气的蜀地再次变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到康熙时四川被杀的就只剩下9万人。这才有了后来几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是成千上万川人累累白骨。

川人虽懒散,血性却刻在骨子里

清初的四川基本上是残垣败壁的

到了民国,面对日寇铁骑的入侵,打了几十年内战的四川军阀突然放弃成见,团结在一起出川抗日。在卢沟桥事变后的一个月后,在南京高层会议上,刘湘表示:“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自此一群戴着斗笠、背着蓑衣、穿着草鞋的巴蜀子弟兵扛着死字旗,拿着连红军都看不上的简陋装备奔赴前线战场。被分割使用的川军面对日寇猛烈的炮火,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迟滞着敌人的行动。川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打满了全场,参加里28场大型会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比如王铭章、饶国华、李家钰等。就连日军将领都感慨道:“他们攻击之旺盛,战斗意志之顽强,完全超越日军之上,与我们直到那时所遇到的中国军队相比,无论编制,装备,还是斗志,士气,都完全不一样了,简直变成了一支精锐顽强的军队。”一句无川不成军,背后隐藏的却是:四川为全国抗战提供了20%的兵员!抗战期间共计有350万川军参战!当时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参军报效祖国!将近65万人伤亡。

川人虽懒散,血性却刻在骨子里

死字旗

翻开史书,看着这一段段关于川人的文字,就算脑海中想象得再惨烈,可能也不及当时情况的万一。唯一可以想象的就是每一个川人都有资格拍着胸脯对着世人说:“我们川人从古至今,从未负国”。

”巴蜀由古来,殷周已见传“。由来已久的巴蜀大地如今已不闻刀兵之声,恢复了宁静的川人再次变得悠闲懒散起来,端着茶碗坐在太阳底下摆着龙门阵。说着还在全国各城市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亲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仿佛埋在骨子里的血性从未有过一样。但愿川人的血性从此不再激发,就这样一直平静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