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智慧城市業務的二番戰

主打芯雲戰略的紫光集團近期公佈了一項重大變動,將雲與數字化業務提升到集團核心戰略高度,成立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

新成立的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怎樣佈局,對紫光智慧城市業務又有怎樣的推動力,雷鋒網在領航者峰會期間對話了紫光集團相關負責人。

紫光雲遲到了麼?

對於有著龐大業務架構和多家子公司的紫光來說,將錯綜複雜的條線梳理清晰,再合而為一並不是一件小事,這也說明紫光認為調整勢在必行,雲與智能事業群能決定紫光的未來。

紫光智慧城市業務的二番戰

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高級副總裁、紫光雲公司總裁兼CEO吳健

“整合是個非常複雜的工作,但是也確實必須要整合,這是大家的共識。核心動力來自於客戶需求的變化,也是市場的變化。”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高級副總裁、紫光雲公司總裁兼CEO吳健表示。

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做私有云,紫光雲公司做公有云,紫光華智做視頻雲,還有主做產業互聯網的紫光軟件,新成立的雲與智能事業群主要就以這四家公司為藍本。

在官方給出的描述中:

雲與智能事業群整合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視頻雲、軟件服務能力,實現技術、品牌、市場、服務全面統一,以全新打造的“紫光雲”品牌面向市場。

以新面貌登場的“紫光雲“將提供公有云、私有云、邊緣雲以及多雲服務的全域覆蓋能力,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同時把智能化技術全面應用到數字中臺、數據引擎、安全服務、視覺能力平臺等,以全棧智能、全域覆蓋和全場景應用賦能百行百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產業互聯網非常複雜,和消費互聯網不太一樣,需要大家躬身入局,也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底盤。”吳健感慨道。

他以疫情期間在線會議、在線教育舉例,“產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所需的雲已經不是一個純公有云或者純私有云的概念,而是一朵無邊界的雲或者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雲。線上教育、直播會議在商用平臺上基本上都在一個公有云架構執行,基本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放到各個城市的平臺,你會發現一旦超過一定的量級就難以支撐。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就需要混合雲架構,我們叫做同構混合雲架構”。

“同構混合雲”部分解釋了紫光為何要整合新事業群,原來的新華三和紫光雲都偏公或偏私,但是其底層是同根同源,技術層面的延續性較好,而這需要統一的調度,雲與智能事業群就扮演了這個角色。

擺在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的不僅是機會,同樣有未知。

與全球市場不同的是,中國的私有云市場基礎大且增長並未受公有云影響太大,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相關支出增長49.2%,達到38.0億美元。紫光雲的特點就是私有云業務要強於公有云業務,面向未來,紫光雲還需要補充該方面能力。

此外,其他大型雲廠商,如公有云出身的阿里雲、騰訊雲,目前主打混合雲的華為雲等已經於早些時候紛紛進行了架構調整,大方向當然也是圍繞雲和AI,後發的紫光雲需要更為激進的市場和投資策略。

提及雲市場格局,吳健表示,“如果把雲這件事情看作長週期的歷史變革,這個格局還真的不一定已經形成,這是我的觀點。消費互聯網確實在中國發展的非常好,但是產業互聯網、城市、政府的數字化、在線化,現在才剛剛開始。所以我覺得還遠沒有到有一個格局的時候,並沒有人在一個行業裡面做得非常好。”

紫光智慧城市二番戰

所有云廠商都不願意放過智慧城市這塊大蛋糕,紫光雲也是如此。

紫光雲智慧城市的整體戰略並沒有大變化,變化的還是紫光雲升級之後的能力,可以更大程度匹配政府客戶需求,在之後的市場競爭中手握更多籌碼。

紫光智慧城市業務的二番戰

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高級副總裁、新華三雲與智能產品線常務副總裁孫德和

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高級副總裁、新華三雲與智能產品線常務副總裁孫德和指出,“在疫情出現到峰值這個區間,智慧城市或者數字化城市做得比較好的,像上海、成都這些城市,從發現疫情到峰值的時間是8天,而城市數字化做得不好或者不太完整的城市,最多達到了15天。”

智慧城市在疫情當中起到正面作用,並且處於新基建概念輻射之下,智慧城市業務將有長足的發展。

紫光智慧城市業務的二番戰

紫光雲新城市運營平臺

以紫光雲標誌性的連雲港智慧城市項目為例,紫光雲助力連雲港市完成了連雲港市數字政府頂層設計方案的編制,形成了“4 個一”+“3 中心”的建設框架。

此外,紫光雲還參與了鄭州智慧高新、天津智慧濱海、重慶可信裝配式建築雲、成都智慧高新、雲上北疆等智慧城市建設。

吳健提到,“在智慧城市裡,一個是要敏捷,一個是要有彈性。這都對後端基礎設施要求很高,同時對智慧城市的運營要求非常高。因為只有營運了,才有持續的數據導入,才有可能實現人工智能的發展。這是我們一個非常大的體會。“

雷鋒網瞭解到,紫光云為城市開發的APP後端就是一個城市數字大腦和一朵強大的雲。疫情期間,紫光雲研發人員一天會接到十幾個需求,敏捷響應能力在疫情期間尤為突出。紫光雲在連雲港其實已經打造了同構混合雲的架構,足以支撐上百萬人同時訪問。

在城市運營能力升級方面,紫光雲提出產業數字引擎的發展模式,目前主要聚焦在工業、建築、芯片設計三個領域。以產業數字引擎帶動城市興業、善政和民生服務相結合,推動數字產城協同發展,實現智能城市的整體升級。

“我們對未來的規劃是做城市的合夥人,希望和合作夥伴一起成為城市的合夥人,持續幫助城市運營,構建一個持續發展、數據持續積累、持續流動的智慧城市,一個真正讓大家能夠享受到智慧服務的智慧城市。這需要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和我們一起,才能跟城市達成這樣的關係,這是我們長期的規劃。”吳健總結表示。(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