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武漢”成為行業標準 引領數字中國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下文,批准武漢市國土規劃局主編的城市三維建模技術規範為行業標準,全國城市都按武漢標準做。據悉,這個標準也是世界第一個實用性三維標準。

三維城市,是指用數字化技術將城市“裝”進計算機裡。從地下管線,到高樓避雷針,從建築外部色彩,到哪套住房是否空置,各種社會、經濟信息應有盡有。這種城市信息的“疊加”,正在引領全球向“智慧城市”轉變。


“數字武漢”成為行業標準 引領數字中國


市國土資源規劃局介紹,我市三維城市2006年啟動,2007年被住建部列為城市數字化工程示範項目,2008年獲批主編“國標”。

三維城市在城市規劃中,會使資源和基礎設施配置更科學,市國土規劃局介紹,過去做規劃,依據直徑1公里、半徑200米範圍等指標,來佈局醫院、公汽站等設施。現在我們依據規劃區域內的人口信息,取捨是設置一個養老院,還是添加一個幼兒園,規劃多大規模的運動中心。

1998年,數字城市概念在中國提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城市的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等各種信息,集合在一張三維的數字地圖中,搬到網上,形成虛擬的立體城市。進入21世紀,我國啟動數字城市建設,但至今沒有一個權威、統一的技術標準。而武漢制定的該標準將改變數字城市建設各自為戰的局面。《城市三維建模技術規範》的制定和實施,可統一我國城市三維模型數據的採集、處理、製作與建設,讓全國數字城市數據實現共享,避免重複建設,提高城市建管的決策效率和服務水平。


“數字武漢”成為行業標準 引領數字中國


武漢市國土規劃局局長張文彤介紹,數字城市在國外有實踐,但國外城市普遍較小,我國城市普遍較大,國外經驗難以借鑑。武漢勇擔中國數字城市的“實驗室”,抽調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 城市規劃、建築學等技術專家成立研發小組,聯合武漢大學、國內外頂尖公司攻關,歷時5年攻克國家863計劃、部級科技攻關計劃和示範工程等近10項科研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國內首個特大城市三維模型“數字武漢”,制定出國家行業標準《城市三維建模技術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