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殺價,三個新變化!

文 | 鷓鴣哨

繼不久前國家醫保局調整醫保目錄大概內容流傳於坊間後,近日,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深度內容流出,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調整節奏快慢,不僅僅關係著目錄准入的問題,更關係到涉及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的趨勢問題。筆者從三方面入手,結合相關政策涉及招標採購的三個思考點逐一進行分析,供參考。

國採國談對分類採購方式有什麼影響

從2016年首次醫保準入談判開始,截止目前國家已經開展四次醫保準入藥品談判。2016年由衛計委主導,2017年由人社部主導,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又主導了兩次談判,基本延續每年一次的談判節奏。

不同於帶量採購談判,國家醫保準入藥品談判主要針對臨床價值高,但價格昂貴的抗腫瘤專利藥,或是對醫保基金影響比較大的獨家品種,還包括近幾年新上市的一類新藥。因此,談什麼?如何談?談到什麼效果算有效?路徑較為清晰。而且最新一批的國家談判結果並沒有正式對外公開。再結合三批兩輪的國家帶量採購開展純熟的實踐路徑,於是,在這兩種降價效果成效斐然、技術路徑相當純熟的背景指引下,各省的帶量採購已經有邊看邊學、邊學邊試、邊試邊由點到面的趨勢。一方面學習國談好榜樣,一方面學習國採好方法。列表如下:

藥品殺價,三個新變化!

組團專項採購呈現各自為營態勢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各地組團專項採購呈現一個不約而同又求同存異的帶量採購新形態。那就是,從專項採購入手,抓住民生痛點,不求多求全,但求精求面。如下圖:

藥品殺價,三個新變化!

價格聯動調整呈現新變化

近日,一則《關於印發的函》文件提出,要推動藥品耗材集採信息共享。試點開展一次貧困地區群眾常用高費用藥品價格聯動。

國家前期發文要求各省價格聯動,但從目前河北、武漢、福建、三明包括馬上開始的山西集採來看,價格不公開成為又一個看似小概率但又是大方向的事情。如何理解價格不公開?

思考1:只是暫不公開,在採購期內,給予一定技術保護。採購期過後,自然會公開。

思考2:長期不公開,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尤其是隨著國採平臺、國管平臺的數據完善,價格想保護很難。

思考3:誰來把企業價格進行公開?A、第三方機構;B、A省不公開,B省卻公開;C、競爭對手;D、社會媒體。

思考4:最大可能公開的是什麼?醫保支付標準從法理角度也是受技術保護的。國談品種從原來的公開已經走向不公開,新版國家醫保目錄應該只會對新進入目錄的產品公開(分獨家、非獨家、國採等幾項情況),如果國家不公開,那麼各個地方大概率也不會公開,不排除少數地方通過掛網價的形式公開,企業可以測算。

思考5:如果都不公開,國家要求各省聯動什麼價格?

A、重點專項打擊品種(金額排序前列或列入專項採購)包括GPO、藥交所等特殊模式暫不公開,但大範圍的品種價格還是要公開。

B、公開價格包括醫院實際採購價、地級市中選價、省級掛網價。

C、每個地區挑20-40個左右重點品種專項採購,全國就是600個-1200個,這些品種由於本身已經處於技術保護,價格血降,大概率的趨勢是會分流,如果有進入國採的按國採步調走,如果沒有進入國採的暫按地方走,如果不小心進入別的省大範圍降價目錄內,跟著其它省走。如果進入GPO,跟著集團採購走。因此,可能在一年左右,這些專項採購的技術價格保護品種就會分化,該公開的公開,該半公開的半公開。

但實際上,價格所謂的不公開只是一種“偽不公開”或者“半公開”(參見《關千印發的函》截圖),網友老王認為,對體系內進行了價格公開,其實離真正的公開也沒有多遠。

藥品殺價,三個新變化!

(本文特別感謝郭新峰、湘藥老王提供的相關參考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