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善良是一種品質,心地純潔,純真溫厚,沒有惡意,與人和善,心地好,這是人人都希望的身邊的人的標準。希望身邊都是好人,唯獨總是忽略自己,這是人性。作為自己的的標準,這是修養。

可是,究竟什麼是善良呢?一味的退讓,一味的與人為善,毫無底線,這就是善良嗎?

沒有底線的退讓,是對善良的曲解。真正的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人心本善


善者,與人和善,心底對他人沒有惡意;而良,是經過自己的判斷,能分清楚是非對錯,擇良而善之。所以,善良,是要度的,有底線的。

《三字經》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說,人的秉性本是善良的。

《三字經》作為我國傳統啟蒙教材,首句就肯定了人性中善,是從一出生就帶有的。而善也並非本能,與生俱來的善需要通過後天的教育,在良好的家庭、社會環境的薰陶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心地純潔


作為家長,我們也需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善良,不等於遷就、不等於沒有原則、不等於沒有底線、不等於聽之任之、不等於甘願受人欺負。善良是在自己不突破自己的底線的前提下的,是不可有害人之心,但是也不能無妨人之心。

是善良還是老好人?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伸手幫一把


1.

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 對人總是笑呵呵的,誰說什麼都是笑呵呵的,樂於助人,從不會反駁任何人。班裡幾乎所有的髒活累活都是他一個人乾的,該他值日的時候是他做,不該他值日的時候,只要有人要求他幫忙,他就去做,到後來就是,大家理所當然的覺得該是他去做。

我曾經問他,你為什不會拒絕別人。他說,做人何必那麼計較,吃虧是福,人不應該是善良的嗎?

那時候,我就對善良很不解。一有機會就研究什麼是善良。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相互幫助


2.

高中畢業後我們就很多年沒有見過,我離家遠,同學聚會的時候也都沒有趕上參加。還是在同學那裡聽說,他過的一直都很不如意。說起他,同學們都有一些惋惜,那麼善良的他,怎麼就過的那麼累呢?

先是談戀愛,他和女朋友一起幾年了,另外一個朋友說讓給他,他就真的退出了。他的女朋友失望極了,選擇了離開。

後是自己辛苦賺的錢,一個鄰居每個月都找他借錢,他都善良的給了。結果後來鄰居不去工作了,就等著他養活。家人氣不過,找鄰居討要,結果鄰居就搬走了。家人不搭理他,他自己也很累,本是想著與人為善,為何大家都不與他善。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莫要退讓幸福


3.

多年之後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他的信息。他說:“我一直有一個問題想問你,這個問題憋在我心裡很多年了,始終都沒好意思問,今天鼓起勇氣從同學那裡要來你的號,我想問你,你能如實的回答我嗎?”

我說:“你說吧,知無不言!”

他說:“從上高中的時候我就感覺你不喜歡我,一直都對我有意見,也不願意和我一起玩鬧,為什麼?我自認為對所有的同學都很好,也包括你,可是就你對我的態度一直最不好,我一直想問你,我是哪裡得罪你了嗎?你為什麼討厭我?”

我說:“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想到你居然還會為了這個問題而糾結。那好吧,我告訴你。我那時候確實不喜歡你,不是你不好,而是你太好了,好的讓我覺得哪裡不對勁,可就是不知道哪裡不對。現在我明白了,你是對別人好,可那不叫善良,你是個老好人。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善而不良。”

他疑惑的問我為何說他不良。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疑惑


4.

我告訴他,善良首先要能正確的判斷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明辨是非分的善,是不良的。

他都沒有說話。

很多天後,他告訴我,說他想明白了,給我信息:“老同學,謝謝你,我想了很多天,終於想明白了,你說的對,不分對錯,一味的遷就不是善良,我的沒有底線的退讓,並沒有幫助到別人,也許還因此而助長了別人的惡習。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將重新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謝謝你!”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改變自己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善良的、忠心的、心裡充滿著愛的人不斷地給人間帶來幸福。

——馬克·吐溫

很喜歡馬克·吐溫的這句話人要善良,善良是心裡充滿愛,能不斷地給人間帶來幸福。如果你的善良沒有給別人帶來幸福,那還是善良嗎?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大衣哥”朱之文屢次被村民挑戰底線的事,借錢、病人抬家門口、搶飲料、踹門······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望你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這一系列事的背後給我們很多啟示。大家都說朱之文很善良,人善才被人欺。同時也對當地的村民很失望。確實,樸實的大衣哥真的是一個善人呢,可是黟靈覺得,他善而不良,沒有自己的底線,沒有原則,一味的退讓,這不是真正的善良,也沒有給村裡帶來幸福,進步,帶來的是村民的貪婪,一個存在文化的變味。

善良要有尺,忍讓要有度!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你要讓周圍的人知道,是非曲直得講理,付出才能有回報,積極樂觀向上才能有前途,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做為成名的朱之文, 你的底線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村民價值觀的保護。退讓不是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