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論造謠者

造謠的人在我們這把它叫做:是個嚼牙巴骨的!

----任典濤

謠言止於智者,流言止於呵呵。

——劉同

破壞關係的最好方法就是聽信謠言。

——顧裡

兩個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謠言,正如兩根樹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掛網。

——錢鍾書

謠言是一種未經證實的,且充滿負能量的傳言。它會造成人們的恐慌,影響社會的穩定,給相關個人、組織、甚至國家,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傷害。造謠傳謠的人,一般有以下幾種心理類型:

一、

賣弄才能,尋求關注的心理。這種人往往自幼不受父母的關注,對父母的關注既充滿期待,又為得不到父母的關注而有著滿腹的委屈和埋怨。這樣的人長大之後,會抓住一切機會,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哪怕把自己搞得像跳樑小醜一般,也心滿意足。

二、

惡作劇心理。孩子長到七八歲時,探索的興趣,開始由外界轉向人類的內心。他們經常會通過一些惡作劇的行為,來引發別人的情緒反應,並以此為樂。

如果一個人,在六~10歲之間,惡作劇的心理被父母壓抑,無法展現。那麼,到了成年獲得獨立生活的機會之後,就會喜歡做一些惡作劇。造謠、傳謠,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惡作劇的方式之一。

三、

打擊報復、唯利是圖的心理。這些人在生活中,缺乏清晰的道德法律觀念,為了個人的物質、心理上的需求的滿足,不擇手段。

四、

恐慌心理。這些人內心往往比較脆弱,聽風就是雨,很容易受到自己內心情緒的影響。一些信息一旦進入他們的耳朵裡,就會被他們的恐慌的情緒放大,然後添油加醋的傳播出去。經他們傳播的信息,往往是誇張且嚴重失實的,成為謠言的極好素材。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是因為謠言往往有著明顯的誇張和不實之處,而智者能夠不被自己的情緒所幹擾,對謠言中的誇張和不實之處進行分析和鑑別。

所以,就不會加入傳謠的行列之中來。

(本篇幅中有部分摘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