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变化你关注了吗-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本报讯 最近,除了低年段,各个学校其他年级陆续复学了。当家长们欢呼着终于开学了,是否有关注过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呢?一周时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科副主任医师沈仲夏已经接诊了2例因复课出现情绪问题的患者。

“这次假期特别长,很多孩子回到学校后一下子不适应,学习、环境、人际交往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或者不闻不问,很有可能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沈医生表示,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数量呈上升趋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早发现早干预,这就需要家长正确认识。

沈医生给记者讲述了高三女孩小文的案例。小文是经人介绍,在父母陪同下来的,情绪十分低落,觉得完全不想读书了。

“跟她聊天之后,我发现,其实这个根源早在初中的时候就留下了。”沈医生说,小文在初中时就出现了人际交往困难,只不过不是很严重。这次疫情,假期延长后,突然回到学校上课,又有高考的压力,所有负面的情绪就集中爆发了。

而当他和小文的父母沟通后,发现这时候家长的关注点依然是孩子的学习。

“当孩子已经爆发出来,我们就必须寻求手段干预,但是很多家长的想法是,肯定不能吃药,要做心理治疗孩子哪有时间啊?最好就是看一次病就解决。”沈医生表示,因此很多孩子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

读初三的小刘已经是多次来看沈医生的门诊了,这一次来更是情绪崩溃,哭哭啼啼的。

“她之前是轻度的抑郁症,接受药物治疗后已经好了不少。”沈医生说,这次复学后她又觉得在学校呆不下去了,想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但是家长觉得心理疾病还是要自己去克服。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只能尊重他们的意见。给孩子进行药物的调整和心理咨询。”他说,其实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尤其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采取极端的自残行为。

“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日常行为模式的冲击,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等,这些综合起来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所以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沈医生提醒家长,作为父母,有什么比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更重要呢?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压垮孩子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