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導讀:“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的業務超過了整個歐洲。”

放眼全球,阿斯利康2019年營收243.84億美元,中國市場營收48.8億美元,佔比達20%。繼日本後,又超過整個歐洲市場營收,成為阿斯利康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盧杉

編 輯丨鄭世鳳

2019年,跨國藥企阿斯利康用中國市場的業績,劃下了濃墨重彩的兩個節點。

中國市場上,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多項重磅政策疊加影響下,IQVIA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院藥品市場總銷售額達到847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4%;跨國企業銷售額為2389億人民幣,阿斯利康首次反超多年“一哥”輝瑞,坐上冠軍位置。

放眼全球,阿斯利康2019年營收243.84億美元,中國市場營收48.8億美元,佔比達20%。繼日本後,又超過整個歐洲市場營收,成為阿斯利康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的業務超過了整個歐洲。”

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的“打法”被業界認為是最為“本土化”的外企,也是近年來獲益政策紅利最多的跨國藥企之一。從2007年創新中心、2012年中國總部落戶上海浦東新區,阿斯利康一路將其發展至亞太總部,背後是與浦東乃至上海市政府步步推進的政策吸引互動的結果。

三十而立的浦東,張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藥谷”,形成了完備創新鏈,聚集了40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20餘家大型醫藥生產企業、300餘家研發型科技中小企業,還有40多家專業服務機構、100多家各類研發機構。浦東誕生了全國15%的原創新藥和10%的創新醫療器械。2019年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經營總收入達800億元,產業規模佔全上海市近1/3。

2019年夏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創新藥”成為六大重點產業之一。

作為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以來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如何再次與這些政策互動、碰撞出新火花,在浦東、在張江做出更多的“創新藥”?阿斯利康的“掌舵人”王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21世紀》:阿斯利康當時為什麼入駐浦東新區?有哪些考量因素?

王磊:阿斯利康響應了兩次浦東新區和張江開發的號召,鼓勵研發中心、鼓勵跨國公司總部入駐。2007年在浦東落成中國創新中心(ICC);里程碑則是2012年中國總部正式落戶張江科學城。

那時候這裡比較荒蕪,也沒有現在的商業廣場、地鐵還沒通車。對於阿斯利康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決策,當時總投資額1億美元,佔地29000平方米。同時入駐的還有亞太和全球一些重要職能,包括一些全球採購,亞太區生產分銷、物流等方面的職能都放在了張江總部。

當時亞洲還有其他一些地方跟上海競爭,包括新加坡、中國香港、甚至澳洲的悉尼,地理位置、優惠政策各有千秋,但阿斯利康當時想把中國的生產基地放在江蘇,商業、研發中心放在浦東。

從整體佈局考慮,希望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以浦東為跨國公司總部來輻射亞太。

《21世紀》:在發展過程中,阿斯利康獲益於浦東新區哪些政策和制度創新?

王磊:上海在中國的區位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具體選址,區政府也給了最好的位置,金科路地鐵口是張江的黃金地段,當時土地價格優惠力度非常大。

同時我們很容易找到優秀的科學家人才、全球化的管理和營銷人才。對於研發中心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當時政府在人才吸引方面力度非常大,推出了很多優惠落戶及其他配套措施。

加上集成電路和軟件園等疊加效應,“藥谷”加“硅谷”的高科技集群,引進大學的資源,甚至一些藥監局的職能派駐到張江來幫助幫扶企業,還有一些孵化器、創業基金,都啟動得非常早。

得益於張江在人才、政策、空間、稅收等一系列激勵措施,也為阿斯利康的業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阿斯利康在這裡完成了從“全球一個比較重要的市場”到“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的轉變。

《21世紀》:在浦東新區的營商環境發展中,有哪些關鍵性的政策和階段對跨國公司和阿斯利康產生了具體的影響?

王磊:第一階段是張江鼓勵創新藥的政策,把大量研發人員,幾百位科學家都匯聚在張江;也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才爭先到上海,不僅是中國人才匯聚中心,還是國際人才匯聚中心,讓跨國公司總部入駐得到了相輔相成的發展。

雖然有一些公司關掉了研發中心,但我們不僅沒有關掉,而且還跟國投創新進行合資,進一步利用中國創新土壤開發新藥。

第二個階段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讓進出口貿易及其相關的政策領先於全國。

第三個階段是進博會,進一步體現出上海作為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龍頭開放和包容的胸襟。因為我們一直給人感覺是出口型經濟,還是要“進來能進來,出去也能出去”。這讓中國人瞭解國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買,進一步增強國外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

阿斯利康兩屆進博會都是第一個報名的藥企、展臺面積也最大,我們非常看重進博會這個平臺,這是中國對外展示開放的一個最好的機會。阿斯利康跟別的公司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這裡是和發展中國家緊密往來的亞太總部,正好對應進博會所面對的國家:除了歐美,更要緊的是“一帶一路”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宣佈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打造產業園,和中金成立了10億美金的產業基金。阿斯利康不僅是一個跨國藥企來中國做生意,也希望通過投資、孵化,在中國的土壤里長出創新。

第四個階段是上交所啟動了科創板,很多國內、張江的創新企業還沒有盈利就可以上市,對於創新企業以及企業家的激勵和資本流動,都有非常大的意義。

《21世紀》:未來浦東7年要翻一番的發展目標,創新藥是其中很重要方向,阿斯利康將如何做?對於扶持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政策、改善營商環境,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王磊:從建議來說,一是上海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一些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很難留住。二是上海各類大企業雲集,在對企業的幫扶和指導方面,阿斯利康希望能夠得到政府更多支持。三是招商引資力度方面,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力度都很大,上海也需積極應對。

上海具有強烈的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但土地成本,人才落戶成本,就業、上學的各種挑戰也都逐漸顯現。

阿斯利康進入中國27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以來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阿斯利康把物流、生產基地,國際級的研發中心、亞太區總部都放在中國。今年儘管有疫情,我們還是會做得更好。阿斯利康在中國的發展步伐,不會因為任何事情停頓。我相信阿斯利康對與中國經濟的融合、對中國產業政策的理解,以及對中國經濟前瞻性的判斷,包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在行業裡面都是第一名。

阿斯利康未來一是堅定地把浦東當做亞太總部;二是堅定地把浦東當作阿斯利康全中國的商業總部、研發中心;三是希望我們跟國投創新合作的迪哲醫藥,有幾百個科學家夜以繼日研發,在浦東誕生出1.1類創新藥,今後能夠在海外、在科創板有機會上市。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本期編輯 劉巷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21專訪丨“一個歐洲起家的公司,現在中國業務超過整個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