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敦煌舞《妙音反彈》劇照

“敦煌舞”這種從敦煌壁畫中走出來的舞蹈,已經成為甘肅的一個藝術符號。然而讓“敦煌舞”成為流派走上舞臺的,正是我省著名舞蹈藝術家——高金榮。

1935年春,高金榮出生在了北京一個普通小院裡,從小她就格外的喜歡藝術。1951年,初二的高金榮進入中央戲劇學院世界著名舞蹈家崔成喜舞蹈研究班,真正走上了自己喜愛的藝術道路。

中戲學習期間,高金榮擅長把握舞蹈的風格性,她的朝鮮舞課和中國古典舞課成績一直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1952年9月,高金榮從中戲舞研班畢業後,來到寧夏文工團,紮實的基本功和敏銳的藝術感悟力,讓高金榮很快在團裡脫穎而出,成為團裡舞蹈方面的頂樑柱。

後來,甘肅省歌舞劇團成立後,高金榮便調到蘭州。這一來就是半個世紀。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教學指導

1974年,甘肅省創辦第一所藝術學校,上級指派高金榮作為創辦人之一。一張桌子,三四把椅子,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高金榮和同事們很快投入了新的工作。

1979年,大型舞劇《絲路花雨》在全國舞蹈界引起巨大轟動。藝術嗅覺敏銳的高金榮反覆琢磨《絲路花雨》的舞蹈語彙,忽然有了靈感,萌發了把敦煌壁畫上的舞姿搬上舞臺的想法。

之後幾年,高金榮多次前往敦煌參觀考察,她的想法得到了常書鴻先生的肯定和支持。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教學指導

那些日子,高金榮把臨摹的200多幅壁畫舞姿圖掛滿辦公室,仔細觀察比較,研讀大量的文獻、史料、藝術資料,作出十萬餘字的筆記。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她把上溯北涼下至西夏、元的敦煌壁畫舞姿的發展、演變、聯繫歸納在了一起,從不同中找相同,從發展演變中去找內在聯繫,終於揭開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敦煌壁畫舞姿的“秘密”。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敦煌舞獨特的舞蹈姿勢

眼神表情豐富;手的形狀多姿秀麗,富有中國的古典美;手臂柔曼多彎,手腕和肘部呈稜角;赤足,腳的基本形狀為勾、翹、歪;體態基本下沉,出胯衝身形成三道彎;使用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她將研究的動作教授給學生,創編出一套完整的舞蹈訓練課程。

她一邊創作一邊在課堂上教授,通過實踐再進行修改,就這樣一套系統、科學、完備的《敦煌舞基本訓練教材》誕生了。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教學指導

1981年她帶領學生們赴敦煌表演編創完成的幾段訓練,在場觀看專家一錘定音,紛紛表示說:“這就是敦煌舞”。專家們的肯定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繼續研究的信心。

高金榮說,敦煌壁畫上的優美舞姿是靜止的,簡單的模仿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舞蹈藝術。如何讓靜止的東西通過運動的形式再現其美感,是一個非常難的課題。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敦煌舞《蓮池戲遊》劇照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敦煌舞訓練

《千手觀音》《妙音反彈》《歡騰伎樂》《大飛天》《憑欄仙女》《朝聖》等敦煌舞代表作一次次登上舞臺,高金榮也為此得到了許多殊榮。

敦煌舞教材也填補了中國古典舞的缺憾,形成了“別具一格,獨樹一幟”的中國古典舞新流派。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敦煌舞展示

2007年至2017年,高金榮為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培養敦煌舞的研究人才。如今,千年敦煌壁畫上的古老舞姿“飛入“課堂,成為了高校學生的基本課程。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在2016年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會發言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晚會謝幕

2016年,蘭州文理學院“敦煌舞表演藝術人才培養”被列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目前,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的敦煌舞蹈班每年招收25名學生,分四個年級開設敦煌舞基本訓練課、敦煌舞劇目排練課等課程。

高金榮:讓“敦煌舞”從壁畫中走出來

高金榮和學生合影

“一個獨特的舞蹈流派即將在甘肅形成,而一個舞派不僅要有劇目,還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體系,舞蹈教材、培養人才、舞臺劇目三者缺一不可。”

採訪中高金榮反覆地說,“敦煌舞的誕生和開拓歸根結底,要感激的是在西北大漠堅守保護的敦煌學專家們,是他們的理論支撐了藝術家的美麗想象。還要感謝敦煌的包容開放,讓我吸收的這麼多的藝術養分得以釋放,我這一生就是將敦煌壁畫舞姿引入課堂。我以自己一生能為這樣的事業做出的貢獻而感到自豪。”

本網記者 彭曉姣 任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