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前言

魯迅是通過官派到日本留學的,實力是不容置疑的。

從魯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他對日本人唯一的好感,就是來自仙台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先生。

魯迅在1906年辭別藤野先生,離開仙台,後來在1909年歸國。

此後,再也沒有見過藤野先生。從《藤野先生》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魯迅很是想念這位日本的老師,只是讓人不解的是,為何時間過了這麼久,他卻一直沒有聯繫藤野先生呢?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1、魯迅決定退學,藤野先生感覺很可惜

魯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一直想見一面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藤野先生》是一篇充滿溫情的文章,在看似平淡的的回憶裡,記述了這段青蔥歲月。

藤野先生為魯迅批改作業的情節,那張寫著“惜別”的照片。讀者們每每讀到此處,便深深地打動我們的身心。

藤野先生關心魯迅的學習,給魯迅批改筆記(因為魯迅的解剖學沒有考及格),有日本學生就認為是在洩露考題給魯迅。

魯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不是以利益為基礎的。可是到了第三年,魯迅決定退學,藤野先生感覺很可惜,他是希望魯迅能夠完成學業,魯迅也感覺對不起老師。

分別的時候,藤野先生送給魯迅一張相片,並在相片上寫了字,從這兒,可以看出兩人師生關係佷好。

可惜的是魯迅當時沒有照片留給老師,說日後照了寄給老師,還說會經常寫信告訴自己的情況。

可是魯迅這一走,便沒有音信。在《藤葉先生》這篇文章裡,魯迅是這樣解釋的:

我離開仙台之後,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也無非是他失望,便連信也不敢寫了。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談起,所以有時雖然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2、對不起老師

魯迅當時的狀況也不好,想尋找屬於自己的明天,卻接連失敗,覺得這些給老師講了,也會令他失望。好像我一樣,現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在教師節想給老師打電話,卻又難以面對老師的期望。

不過魯迅是幸運的,1918年,37歲的周樹人以魯迅的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

45歲的魯迅已經成為國內外聲名遠揚的文豪,散文《藤野先生》再一次獲得了成功。

1934年,出版商提出將魯迅文集翻譯後,在日本出版。魯迅表示,其它的有你們隨便選,只是《藤野先生》一定要收錄在內,他想借此機會,找到藤野先生。

不過令魯迅牽掛的老師沒有找到。55歲的魯迅卻在上海因病去世,在他的床頭,仍然擺放著藤野先生所贈送的那張照片。

同年底,魯迅的日本同學,終於找到了藤野先生。他還活著,而且一年前就看到了日文版的《藤野先生》,從書中,他看到了自己30年前,在仙台醫專,為學生講課的樣子。

早已回到偏僻山村,靠為鄉鄰行醫治病勉強謀生的藤野,失望於自身的落魄窘狀,面對已經成為大文豪的學生,一直沒有向外界承認,自己就是文中的那個藤野先生。

也許藤野先生覺得,自己是教解剖學的,魯迅的成就與自己無關。只是他不知道,當年的魯迅就是受到了自己的影響。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3、這位藤野先生,當年究竟給魯迅怎樣的幫助呢

從學生口中,藤野才知道魯迅不只是把他的照片掛在床頭,寫散文來懷念他,而且這些年一直在找他,直到臨終那一刻都想見他一面,藤野先生追悔莫及。

這位藤野先生究竟給過他怎樣的幫助呢?我們今日看來,也不過是老師關心學生的那些平常事。

有日本文學者將魯迅的文章翻譯後,送給了藤野先生。

雖然魯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都對自己的老師非常懷念,但是藤野先生卻對魯迅沒有太多的印象,記憶不是很清楚,也並沒有那麼看重魯迅。

藤野先生說:“那時在仙台的空崛街買了房子,魯迅雖也到家裡玩過,可沒啥特別印象了。”

全班一百四十二個人,排到六十八名的名次。這樣的成績也是剛剛可以稱為中等生的樣子。從當年成績單來看,當時魯迅的確在醫學領域不夠出色。

魯迅雖然努力學習但也沒有達到優秀的成績。也許和他本身文化差異有關,除了學習醫學知識,還要學習日語。

魯迅寫《藤野先生》,是用文字將一對盡本分的師生情誼塑造到偉大動人的典範,就如藤野並未完全確認文中那些回憶屬實一般,魯迅也或許會放大局部虛構一些。

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永志難忘”,小而言之,是為文學藝術效果之刻意表達。

這也許是在濁世中為激發良知初心勇氣所作的吶喊激勵。人世間的感動往往都源自最正常不過的“本分之事”。

可怕的是,有些本分和正常的事情,卻在扭曲的現實當中,成為永誌不忘的恩情。不是恩情不該表達,而是那些原本應該本分和正常的事,現在越來越少了。

遇到一位好老師,要看你的運氣。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4、中年的藤野,走上了父輩的老路

藤野先生認識魯迅時,年僅30歲,魯迅則只有23歲,代溝是沒有的。

藤野先生家是世代行醫,祖父藤野勤和父親藤野升八郎都是一名醫生,曾經系統地學習過西洋醫學,隨後回到家鄉懸壺濟世。

可是,當藤野先生還未長大,父親就病逝了。藤野先生在兩個哥哥的撫養下,得以長大,後來上了大學。

可是到了1912年,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併入成立剛一年的東北帝國大學,成為該校的醫學部。

1915年,醫學部升格為醫科大學,對教師的學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藤野在東京帝國大學讀過1年,沒有達到醫學本科水平,被認為學歷不夠,只好提出辭呈(其實就是被辭退了)。

藤野先生辭職後,曾進入東京三井公司的慈善醫院,在耳鼻咽喉科,並當上了耳鼻咽喉科義務醫生。

1919年,藤野先生回到了家鄉福井縣,在鎮上開辦了一個耳鼻咽喉科醫院診所,以給人看病維繫生活。

45歲的藤野先生,最終走上了父輩的老路。但是藤野先生為人佷好,收費不高,對於窮人有時是不收費的,在當地深受愛戴。為此,他的生活過得也很拮据。

魯迅《藤野先生》發表後,主人公在日本成為了名人。在藤野先生去世後,在故鄉福井縣立了藤野嚴九郎碑,由許廣平題寫“藤野嚴九郎碑”,上面寫了:“建立惜別之碑,以紀念兩位先生不可泯滅之緣。”

1980年,藤野先生的出生地又造了一座“藤野嚴九郎先生碑”,魯迅的兒子周海嬰題寫了碑名,也算是對魯迅的一點安慰。

後來又設立了“藤野嚴九郎紀念館”,由藤野先生後代捐獻的故居組成,裡面陳設了藤野先生留下的遺物,有當年行醫用過的工具。東西現在還保存完好,有不少關於魯迅的,還有當年的學生成績單。

大家如果去日本遊玩,可以看一看,我們在語文課本里就認識的日本老師,參觀一下他的故居。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時間定格在了1945年。

▲魯迅和同學,當年成績單

結語

1945年,藤野先生的長子病死於廣島,老年喪子的藤野先生極度悲傷。

從此身體大不如前。一日,藤野先生在一位病人家屬的苦苦哀求下,去病人家看病,在回來途中,身體不支,與世長辭,時間是194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