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反對整本書閱讀?

你為什麼反對整本書閱讀?

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確確實實地設定了整本書閱讀的單元,這並不是語文教材的改革或者超前,更重要的意義是一次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溫儒敏先生的言論,很多人在也都開始表達自己的看法。各地的老師也都開始積極應對這樣的變化。

葉聖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明確提出“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的主張。早在八十年前我們的教育家已經就語文教學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葉聖陶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總結我國語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時指出:“現在的精讀教材全是單篇短章……現在的國文教學,成績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選讀單篇短章……再說國文教學的目標中,大家都知道應有‘養成讀書習慣’一目,而且是極重要的一目。但是就實際情形來看,學生並不讀整本的書,除了作為國文教材的一些單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以外,很少和書本接觸。《課程標準》的‘實施方法概要’項下雖然列著‘略讀書籍的門類’……可是真個如此‘實施’的,據我所知,絕無僅有。少數學生能和書本接觸,那是為了自己的嗜好,或者遇到了偶然的機緣,並不是國文科訓練出來的。試問,養成讀書的習慣,不教他們讀整本的書,那習慣怎麼養得成?”(第81至82頁)

從葉老的這段話可以看出,葉老重視讀整本書是因為讀整本書能夠養成讀書習慣。具體而言,讀整本書可以擴大閱讀空間,應用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葉老在他的著述中不厭其煩地談到方法、能力、技能、習慣,因此,歷來的研究者多據此把葉老歸為徹底的工具論者,這種說法有失偏頗。葉老在1922年1月20日發表的《小學國文教授的諸問題》一文中多次談到關注學生心靈:“須認定國文是發展兒童的心靈的學科。”“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師,當從為兒童特設的境遇裡,發展兒童的心靈,務使他們情緒豐富,思想綿密”“教授國文不以教授形式為目的,這不過是附帶的目的;宜為學童開發心靈,使他們視學習語文如游泳於趣味之海里。”這篇文章中類似的呼籲還有很多,可見葉老對兒童心靈的關注程度。後來,葉老多呼籲習慣養成等,應該是語文教學沒有實效的現狀使然。沒有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怎麼能空談發展心靈?葉老一直力圖解決教學的現實問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

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建國以後第八次課程改革首次在課程標準中提出來的。可見,讀整本書的思想已經被重視。

其他國家的語文教學也是重視整本書閱讀的。可以參閱《曹勇軍:美國課堂這樣教整本書閱讀》

美國課堂老師可以自己選教材,雖然大多數用課本。這起碼也是一種實踐。

“我的班級就像一個社會,每個學生就是一個社會成員。學生應該讀‘完整的書’(entire book),才能更好地成長。”

珍老師也認為:“小說是一種原生態的信息文本,不像語文課本,是經過加工和解釋過的,而且課本規定了教學內容和方法,比較死板,束縛也大,缺少真正閱讀的目的性……我要保護青少年幼稚的心靈,讓他們對社會上的事情有分辨力和批判性,有同情心和多元價值觀。”

美國中學一個學年分為四個“學季”(quarter),每個學季大約9周時間,他們一般一個學季至少要讀一本書。珍給我看過她的學年教學計劃,她每個學季根據教學主題安排學生集中精力研讀一本書,常常會根據課時適當增加。比如她本學年度就帶學生先後讀了《銅日》《殺死一隻知更鳥》《崩潰》《局外人》,以及自選閱讀的一本小說。

科迪老師:“學生的閱讀不一樣。有的學生一晚上就能讀一本,有的永遠都讀不完,我折中一下,一般3-4周讀一本。這不一定適合每個學生,所以我班上有的學生是課內讀,有的學生要課內課外結合起來才行。我選這些書首先是因為我們喜歡,也與流行文化的取向有聯繫,我還讓學生選他們自己喜歡的書。一般沒有多少學生完不成,就是完不成,至少他們也已經知道書中基本的意思(idea)。實在不行,我讓他們聽朗讀版或者參加小組討論。如果有人不喜歡又找不到自己喜歡讀的,我就告訴他們:“學會讀書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成長就要學會接觸一些不太感興趣的東西。”

凱特老師:“這個學年我們班級讀了7本書。一般在學校裡課堂上讀,有時也會帶回家讀。大多數學生完成了,也都寫了讀書筆記。學生不喜歡班級統一規定的書,我就多提供幾本供他們選擇,因為我也並不喜歡所有的書,當然不能指望學生都喜歡我選的書。學生閱讀遇到困難,我就讓他們去看參考書,或聽朗讀版,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1.他們重視文本精讀(close reading),常用做註釋、填表格等方法梳理情節,把握細節,深耕文本。

做註釋(annotation)類似於我們的批註評點法,就是把對原文關鍵處的感受、理解、評價和質疑寫在便利貼紙上,粘在原文旁邊。

我見過珍班上同學對小說《崩潰》做的註釋本,內容很豐富,有的是對情節的梳理,有的是對細節的分析,還有的是對人物對話的品味,非常的個性化。

老師也常設計一些圖表幫助學生完成註釋,比如為幫助學生完成《崩潰》一書的註釋,珍設計一份“為討論而準備的註釋”(annotation to prepare for the discussion)作為示例,讓學生學有所依。

老師提供的註釋表格,以及學生做的精讀註釋便利貼

這份實例精彩之處在於,從讀者反應理論出發,從三個方面設問,要求學生自問自答,深耕文本:

一是,“作品中什麼讓我覺得出乎意外”

二是,“作者認為讀者已經知道了哪些內容”

三是,“在閱讀過程中哪些內容證實或顛覆了我原來的猜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類問題,她都提供了相應的語句格式,要求學生運用所提供的語句格式,概括原文中的關鍵情節和細節,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思維與語言表達的雙重訓練。

2.他們的小說閱讀很重視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的培養。

他們特別喜歡討論,幾乎到了無討論不成課的地步。討論的內容廣泛,可以是小說的主題,可以是小說的人物形象,可以是小說的關鍵情節,也可以是表現手法。針對文本細讀中發現的問題,問題驅動,任務驅動,展開頭腦風暴,在互動碰撞中,讓文本生髮出豐富的創意。

我想這些問題拿到中國的語文課堂上一樣也會遇到,我們的語文老師能不能同意那些老師的教育觀點呢?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同意的。但是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能不能用到那些方法呢?我想也會用到的。但是,為什麼還是很多人反對整本書閱讀呢?

因為拿到現行的學習環境和考試生態來說,這樣的教學無疑是很多方面掣肘。但是學習時間上,既要教教材課本,又要完成整本書閱讀,老師的工作量和學生的閱讀量都是跟以往相比增加了很多的。課程表的安排能給與學生充足的時間嗎?

美國同行閱讀教學並非如我們想象得那樣輕鬆簡單。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支持他們的教學探索,即使是同行也不是個個都理解,加上州統考的壓力等等,都讓他們苦惱。他們也有壓力,也有阻力,也在掙扎。

這就是現實的問題。那麼所謂帶著鐐銬的舞蹈,就需要一直跳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