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反对整本书阅读?

你为什么反对整本书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确确实实地设定了整本书阅读的单元,这并不是语文教材的改革或者超前,更重要的意义是一次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温儒敏先生的言论,很多人在也都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各地的老师也都开始积极应对这样的变化。

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早在八十年前我们的教育家已经就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总结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时指出:“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现在的国文教学,成绩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选读单篇短章……再说国文教学的目标中,大家都知道应有‘养成读书习惯’一目,而且是极重要的一目。但是就实际情形来看,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以外,很少和书本接触。《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法概要’项下虽然列着‘略读书籍的门类’……可是真个如此‘实施’的,据我所知,绝无仅有。少数学生能和书本接触,那是为了自己的嗜好,或者遇到了偶然的机缘,并不是国文科训练出来的。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第81至82页)

从叶老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因为读整本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具体而言,读整本书可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叶老在他的著述中不厌其烦地谈到方法、能力、技能、习惯,因此,历来的研究者多据此把叶老归为彻底的工具论者,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叶老在1922年1月20日发表的《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多次谈到关注学生心灵:“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教授国文不以教授形式为目的,这不过是附带的目的;宜为学童开发心灵,使他们视学习语文如游泳于趣味之海里。”这篇文章中类似的呼吁还有很多,可见叶老对儿童心灵的关注程度。后来,叶老多呼吁习惯养成等,应该是语文教学没有实效的现状使然。没有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怎么能空谈发展心灵?叶老一直力图解决教学的现实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

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建国以后第八次课程改革首次在课程标准中提出来的。可见,读整本书的思想已经被重视。

其他国家的语文教学也是重视整本书阅读的。可以参阅《曹勇军:美国课堂这样教整本书阅读》

美国课堂老师可以自己选教材,虽然大多数用课本。这起码也是一种实践。

“我的班级就像一个社会,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社会成员。学生应该读‘完整的书’(entire book),才能更好地成长。”

珍老师也认为:“小说是一种原生态的信息文本,不像语文课本,是经过加工和解释过的,而且课本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死板,束缚也大,缺少真正阅读的目的性……我要保护青少年幼稚的心灵,让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情有分辨力和批判性,有同情心和多元价值观。”

美国中学一个学年分为四个“学季”(quarter),每个学季大约9周时间,他们一般一个学季至少要读一本书。珍给我看过她的学年教学计划,她每个学季根据教学主题安排学生集中精力研读一本书,常常会根据课时适当增加。比如她本学年度就带学生先后读了《铜日》《杀死一只知更鸟》《崩溃》《局外人》,以及自选阅读的一本小说。

科迪老师:“学生的阅读不一样。有的学生一晚上就能读一本,有的永远都读不完,我折中一下,一般3-4周读一本。这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所以我班上有的学生是课内读,有的学生要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行。我选这些书首先是因为我们喜欢,也与流行文化的取向有联系,我还让学生选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一般没有多少学生完不成,就是完不成,至少他们也已经知道书中基本的意思(idea)。实在不行,我让他们听朗读版或者参加小组讨论。如果有人不喜欢又找不到自己喜欢读的,我就告诉他们:“学会读书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成长就要学会接触一些不太感兴趣的东西。”

凯特老师:“这个学年我们班级读了7本书。一般在学校里课堂上读,有时也会带回家读。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也都写了读书笔记。学生不喜欢班级统一规定的书,我就多提供几本供他们选择,因为我也并不喜欢所有的书,当然不能指望学生都喜欢我选的书。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我就让他们去看参考书,或听朗读版,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1.他们重视文本精读(close reading),常用做注释、填表格等方法梳理情节,把握细节,深耕文本。

做注释(annotation)类似于我们的批注评点法,就是把对原文关键处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写在便利贴纸上,粘在原文旁边。

我见过珍班上同学对小说《崩溃》做的注释本,内容很丰富,有的是对情节的梳理,有的是对细节的分析,还有的是对人物对话的品味,非常的个性化。

老师也常设计一些图表帮助学生完成注释,比如为帮助学生完成《崩溃》一书的注释,珍设计一份“为讨论而准备的注释”(annotation to prepare for the discussion)作为示例,让学生学有所依。

老师提供的注释表格,以及学生做的精读注释便利贴

这份实例精彩之处在于,从读者反应理论出发,从三个方面设问,要求学生自问自答,深耕文本:

一是,“作品中什么让我觉得出乎意外”

二是,“作者认为读者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

三是,“在阅读过程中哪些内容证实或颠覆了我原来的猜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类问题,她都提供了相应的语句格式,要求学生运用所提供的语句格式,概括原文中的关键情节和细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双重训练。

2.他们的小说阅读很重视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的培养。

他们特别喜欢讨论,几乎到了无讨论不成课的地步。讨论的内容广泛,可以是小说的主题,可以是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是小说的关键情节,也可以是表现手法。针对文本细读中发现的问题,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展开头脑风暴,在互动碰撞中,让文本生发出丰富的创意。

我想这些问题拿到中国的语文课堂上一样也会遇到,我们的语文老师能不能同意那些老师的教育观点呢?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同意的。但是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不能用到那些方法呢?我想也会用到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人反对整本书阅读呢?

因为拿到现行的学习环境和考试生态来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很多方面掣肘。但是学习时间上,既要教教材课本,又要完成整本书阅读,老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阅读量都是跟以往相比增加了很多的。课程表的安排能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吗?

美国同行阅读教学并非如我们想象得那样轻松简单。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他们的教学探索,即使是同行也不是个个都理解,加上州统考的压力等等,都让他们苦恼。他们也有压力,也有阻力,也在挣扎。

这就是现实的问题。那么所谓带着镣铐的舞蹈,就需要一直跳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