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合稱佛教四大名山,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是明代以來禪僧和一般佛教徒集中參拜的地方,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以區別四山在信徒心目中的不同地位。

1、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

文殊菩薩,因“智慧超群,洞悉般若”象徵著“大智”,人們朝拜多求增長智慧。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道場的佛教聖地。自北魏創建大浮屠靈鷲寺後,即佛寺林立。元、明、清三代,藏傳佛教傳入五臺山,青廟與黃廟並存,顯教與密教競傳,是500年來五臺山佛教的最大特色。現在,五臺山存有40餘座寺廟。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寺、殊像寺和羅喉寺並稱為五臺山五大禪林。顯通寺的前身是建於北魏的大浮屠靈鷲寺,因而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寺院。塔院寺的太白塔,通高75.3米,為尼泊爾阿尼哥設計的藏式白塔,為五臺山的象徵標誌。菩薩頂寺系傳說中的文殊菩薩居住處,為五臺山黃廟( 藏傳佛教寺院)之首。五臺山臺外的南禪寺,建於唐建中三年(782年),其大雄寶殿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還有佛光寺,其東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亦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建築年代僅次於南禪寺。

2、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觀音菩薩,因“悲憫眾生,救苦救難”象徵著“大悲”,人們朝拜多求親人平安。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浙江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自五代開始建佛寺“不肯去現音院”。現有寺院70餘座,其中普濟寺、法雨寺、 慧濟寺並稱普陀三大寺。普濟寺是普陀山規模最大的寺院和佛教中心,為供奉觀音大土的主剎。普陀山在法系上,自南宋以來一直以禪宗為主。 每逢觀音菩薩的節日,普陀山都有香會,來自國內、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的佛教徒絡繹不絕,成為近代中國佛教最大的國際性道場。

3、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普賢菩薩,因“難行能行,不輟不止”象徵著“大行”,人們朝拜多求提升能力。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自東漢開始創建道觀,唐宋以後成為佛教名山。現有主要寺廟和風景區10餘處。其中重要的有:山下第一寺院報國寺,入山第一大寺伏虎寺,山上最大寺院萬年寺,山頂(金頂)名寺普光殿。報國寺位於山腳,為峨眉山出入門戶,寺內高2.4米的明代彩釉瓷佛為稀世珍品。伏虎寺以屋瓦終年無敗葉積落著稱於世,康熙皇帝曾題額“無垢園”。萬年寺內的拱頂無樑殿,供奉北宋鑄普賢騎白象銅像,是峨眉山最著名佛像和“鎮山之寶”,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頂附近的睹光臺,為觀看峨眉山三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之地。峨眉山在法系上以禪宗為主。

4、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地藏菩薩,因“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象徵著“大願”,人們朝拜多求身體健康。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九華山位於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傳說唐代時,被視為地藏菩薩化身的新羅國王宗室金喬覺曾棲止九華山,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場。現有寺廟80餘座。其中,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寺、總叢林。衹園寺、百歲宮(又名萬年寺)、東崖寺和甘露寺並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此外,位於老爺嶺上的月(肉)身寶殿因殿內有地藏墓塔(即金喬覺墓塔)而聞名。化城寺於唐至德二年(757年)建寺,傳為金地藏居處。祗園寺系九華山規模最大的寺院,也是九華山唯一宮殿式建築的寺院。九華山在法系上以禪宗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