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玉的重要地位

咱中國人民對玉的喜愛,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天子君王的傳國玉璽,達官貴人的鑲玉腰帶,文人騷客的美玉玩器。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就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也不忘給我們的寶玉公子脖子上掛塊通靈寶。

在古籍詩書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句話,“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說明了當時的玉配飾甚至是“君子”每日不可或缺的佩戴之物。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因玉溫潤潔白,似美人,於是倍受詩人青睞。李白寫詩,300句有玉。在他的詩中,女子的容顏被稱為玉顏,女子的眼淚被稱為玉簪,女子的手被稱為玉手,連女子騎的馬鞍,都被稱為玉鞍。

中國用玉八千年,歷朝不絕,各有特點,高潮迭起。

古玉十條中曾總結:新石器時代時期的玉器,素面朝天,隨形通神;商周玉器,囂張迷幻;春秋繁複,雲蒸龍騰;戰漢慓悍,切刀為主,八刀成形;唐宋雍容,花鳥帶板;遼金簡素,秋山春水;元俗明粗,清朝堆砌。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喜玉情結從何而來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奴隸和封建社會的統治者,賦予了玉石無尚崇高的地位,使美玉成為了統治者的專用品,皇權的象徵物,地位的證明書,國家安定的祥瑞吉兆。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玉器是財富的象徵,早在原始社會的良渚文化、紅山文化時代,玉器就成為財富的標誌。在這個時期出土的大型墓葬中,作為陪葬的玉器就有幾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見墓主的身份之高,財富之多。

當進入奴隸社會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著名的安陽殷墟婦好墓、江西新幹大墓等商代貴族和方國墓葬中,葬玉更是豐富,表明大的奴隸主擁有貴重的玉器。

到漢代,葬玉之風更加興盛,著名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皆出自於此。另外,最能說明玉器經濟價值的是商代的玉幣,用玉製作成貝形幣,作為商品交換的憑證。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遠古時期人們就經常將玉器作為祭祀祖宗和神靈的禮器,這種用玉的傳統影響良久。

儒家崇尚"君子比德於玉"思想的深遠影響。孔子說,玉體現了君子所有的美德,玉就是美德的化身,這時它就已經遠遠不是普通的石頭了。只要是自認為具有君子品德的人,都渴望得到一塊美玉。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佩玉品相的好壞甚至與佩玉之人品德的高低相聯繫。

漢代以後玉能辟邪護佑思想的影響。漢代的人們給玉賦予了一種神奇的功能,認為玉石能有避邪和保佑人們平安的功能,所以很多人都祈望自己能夠掛一塊玉佩以得到神靈保佑。

由於玉石很好保存不易腐敗,玉石又成為中國歷史的載體和平臺,不間斷地記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這是其他載體很難具備和實現的。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春秋時,佩玉之風盛行。隋唐之後,作為佩飾的玉器,品種更為豐富,主要有耳、腕、手和頭飾等。

唐宋以後,作為陳列的玩賞玉器,如仿古玉禮器、瓶、爐、壺、山子、人物、動物等,佔據了玉器的主要地位。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這個急躁的社會需要玉的溫潤


中國人愛玉,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稀有或色澤美麗的外觀,而是有著更深一層的美學價值:因為玉凝結著人們深深的感情,對故鄉的懷念,對祖先的崇拜。這種戀鄉懷祖之情,培養了中華民族的人格,孕育著中國傳統美學;這個美的傳統,一直沿續了數千年,始終煥發著不朽的光彩。

我有傳家寶,它是一塊玉!“問”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就像幾十年前人們絕不離手的毛主席語錄,人們時不時摸著自己的美玉,感受玉的純淨、溫潤、堅硬,哪怕本不是君子,也漸漸貪慾漸減,開始修心養性。

歡迎留言交流哦!期待你的發聲。

編輯:金剛

文字:金剛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