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专场:“宅”出来的弱人际关系

这是胡不辣的第4篇头条文章。第1次投稿。

从看《蜗居》到《安家》,有一种感觉:“宅”的好与否,能显著提升社会竞争力。

经历过的人都懂。年前为了一宅,全家出动日以继夜的跑盘,面对各种不同的“房似锦”,带有侦查目的地跟周边商贩、买菜大妈聊天,最后坐在桌子前跟素未谋面的卖家套近乎谈价格。成交之后发现,决定胡不辣人生大事的全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也只有他们,能给你提供关于房屋的最核心信息,比如价格、学区、物业、生活配套。

弱人际关系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很多中国人一生的大事。

宅专场:“宅”出来的弱人际关系

1.弱人际关系让你受益匪浅

拓展过业务的人都有类似经历:经过朋友介绍,去拜访尚未谋面的陌生人,通常有种不自在的感觉。

几番交往,理想状态——成交。依靠这位弱人际关系的新朋友,取得了直接经济收益。

通常情况——被拒绝。直接经济收益短期无望。而眼前这位,碍于情面,客套话少不了,通常还得指点一下:要做成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如果相处不错,新朋友甚至会直接跟你说,哪家哪家公司,也许有类似的需求,可以去试试看。如果你道行够深,一定会适时要求——能帮忙引见一下吗?

抛开短期结果,通过这种弱人际关系的建立,你至少获得了目标客户、潜在需求、市场格局等一系列隐形信息,逐步了解到之前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难从强人际关系中获取。

不同视角,不同方法论,不同价值观。视野被打开,认知被颠覆。

宅专场:“宅”出来的弱人际关系

陆奇在餐桌上,神奇获得雅虎聘书。

《老友记》中, Racheal实现从餐厅服务员的职业升级过程极富戏剧化——邻座陌生人Mark成了介绍人,成为她迈入时尚圈的敲门砖。剧中一幕,被传奇人物陆奇在现实中演绎,因为在餐厅中聊天让旁人听到而直接获得雅虎的聘书。

作为社会条件最好的Ross,也是依靠弱人际关系成为大学讲师,开启更符合博士身份的职业路径。强人际关系的五位老友是不太可能把他从博物馆介绍到纽约大学的,甚至不能给他任何的职业建议。

弱人际关系符合哲学中矛盾的观点,不会感觉轻松,却能促进你的发展。

2.强人际关系的舒适区

继续说《老友记》。六位好友让彼此感觉愉悦,但却单调。剧中“hanging out”一词恰到好处。在这个亲密团体中,活动轨迹被固化,交流内容被固化,连情感都在不停内部转移和消化。其他人非常难以融入他们,自然,六位老友也没有一个人跳出现有的圈子,直到剧终。

强人际关系成为了他们彼此的舒适区,造成了自我持续的被局限。在这种强人际关系的交际圈中,彼此接触到的都是圈内的看法和消息,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固化认知,固化社会关系。

把这种感觉套用到职场和生活中,有一眼望穿的感觉。

宅专场:“宅”出来的弱人际关系

永远在一起的老友们。

3.回归理性——人类因弱人际关系而发展

弱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强关系在动物界表现最为明显,从协作狩猎的狮群到互相协作的猴群。强关系带有明显的血缘属性,是“熟狮”、“熟猴”。

在演化过程中,因为客观及主观环境的发展,人类从早期家庭小规模协作,逐步形成了觅食小组、营居群,扩大了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此时人数不过50来人,人人相识。

随后通过营居群之间的交流,以通婚和通商为特征,形成更大的营居群。人数上升为500人,彼此之间已不再相识,但还面熟。类似于“点头之交”。

再往后,通过语言等媒介形成了社群,规模瞬间扩大到1500人。彼此能认识就已属不易,只是“见过”而已。

协作让人类不断融合,协作使人类超越其他生物,协作最终推动人类进步。人类依靠弱人际关系,让协作、社会分工,成为可能。

人类固有的DNA已经具备应对弱人际关系的属性。去发展弱人际关系,只是去做了符合人类特性的事!

4.弱人际关系的应用

弱人际关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活动中应用的淋漓尽致。某银行零售业务中的MGM(members get members)计划,即客户的“老带新”,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而在朋友圈里,寻求点赞、转发、求助的信息更是铺天盖地。

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印证着“经营并运用弱关系,就是现代社会人硬实力”的道理。

宅专场:“宅”出来的弱人际关系

夫妻之间彼此太过熟悉,只剩鸡毛蒜皮。

5.为什么不能只依靠强人际关系

长时间多频次的相处,造成彼此熟悉,而彼此“平庸”——谁不是普通人模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呢?

长时间多频次的相处,更造成趋同。常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要说生活习惯,甚至连容貌都会变得更加相像。在人际关系中则造成认知趋同,看不到机会。

从另一种视角看,由于组织的复杂性,即使强人际关系愿意帮忙,也不得不“避嫌”。弱人际关系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双方都能够相对平和、理智地分析判断眼前“双向选择”的机会。

写在最后,由“宅”而发的最后感悟

在思想上实现认知的扩展和升级,在行动上发展弱人际关系。

从认知角度,获得与最前卫、最不同社会意识的接触机会,造成认知提升。

从行动角度,接触从未接触过的交际圈,信息数量质量提升——意味着直接的机会。

以买房这件人生大事为例,买的好不好,全凭弱关系。这在人生的其它关口也同样适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