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2019年8月31日《哪吒》票房已超《流浪地球》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第二,第一是《戰狼2》。到底是什麼讓哪吒如此受歡迎?個人覺得一是視覺特效不錯;一是人物個性塑造和語言風格的現代感和幽默感。比如哪吒圓滾滾的師傅太乙真人,一副好酒貪杯還誤事的樣子,再配上搞笑個性和一口川普(四川方言),簡直與我們想象中的神仙樣子差了十萬八千里。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再比如煙燻妝的哪吒,沒事就在家念打油詩,語言風格超網絡現代:

“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看似頑劣沒正經還好笑,其實內心充滿創傷和悲哀。因為他本無心傷害他人,但人人視他為妖魔鬼怪。本應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卻日日庭院深鎖,被幽禁在房內。敖丙是第一個和他玩踢毽子的人,所以他把他當作了自己的第一個朋友。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看《哪吒》能覺出創作者的靈感四溢,尤其是江山社稷圖那段,讓人很驚豔,有種隨意揮灑皆成文章的感覺。當然本片能夠引起如此巨大反響,重要的還是哪吒的反叛精神內核。他在與敖丙大戰陳塘關時說的那幾句話成為本片最燃最炸的催淚點:

“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

“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

“若命運不公,便和它奮鬥到底。”

三句話反覆在強調一點:你是誰該由你自己決定。不是別人對你的定義,不是宿命對你的規定,假使你遭遇不公,你也要抗爭到底。這是一個戰士的宣言,哪吒因是魔丸轉世,一生下來就遭到眾人的排斥、敵視和嘲笑,所以此刻的爆發反抗成了眾望所歸的翻轉,是觀眾一致叫好的壯舉。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觀眾多數是普通人,坐在黑暗的電影院裡與屏幕裡的哪吒同悲歡共生死。哪吒的反叛讓他們感到了淋漓盡致的痛快。哪吒的身上有常年生活在高樓大廈格子間裡、埋頭在各種電子設備背後現代人所渴望擁有的力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其實人類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就是一個被馴化的過程。而現代快節奏高壓力的都市生活,有時更會讓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倍感心累。社會肯定怎樣的人?單位需要怎樣的員工?父母期待怎樣的孩子?妻子敬重怎樣的丈夫?丈夫又渴望怎樣的妻子?誰也不能完全脫離他人的期待和看法生活。

為了適應各種社會角色,我們都在努力扮演我們該有的樣子。以至於面具越戴越多,自我的壓抑也越來越多,人與人之間完全赤裸相見那是神話!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所以你是誰你自己說了算嗎?我們不斷被各種場合和需要所定義。關於自我的真相,有時我們自己都沒有發言權。就像存在主義大師加繆《局外人》裡的主人公默爾索,他所涉案件的真相他自己反而沒了發言權。這個世界有時就是這麼荒謬,而身處其間的我們很多時候只是默默忍耐。所以《哪吒》那燃炸一刻一定激起了觀眾心底的熱血和激情。太讚了,我們需要哪吒,哪怕只是在電影裡。

然而出了影院,迴歸現實,實踐這一震聾反饋宣言的肯定還是極少數人。任性做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不在乎世俗禮法,不在乎命運對你的安排,這樣的事情從來不是誰想做就能做成的。多數人還是隨波逐流的,即使不是,也不可能個個都是人定勝天的魔童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底有何魅力?

不過有一點觀眾應該是共通的,所有人都會對蓋世英雄有崇敬之心。人類喜歡用英雄彌補自身的不足,喜歡讓英雄成為自己信念的支撐。雖然哪吒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英雄,他有著頑劣的過往經歷,但在整個陳塘關需要他的時候,他的高聲吶喊,他的不服輸,他的強大任性撕裂了囚禁他的無窮神秘力量,他從魔童轉變為拯救蒼生的英雄。這樣的翻轉和犧牲很慘烈很壯烈,但足以激動人心,令人熱血沸騰。

在某種層面上,它和打愛國牌的《戰狼2》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