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的父母才有高配的孩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高配的父母才有高配的孩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哪吒

去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有言國產動畫片的春天來了。

01

提到國產動畫片,小時候沒咋看過,後來有了孩子,陪孩子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大熊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也出了賀歲片,實在是一言難盡………

倒是《海綿寶寶》,《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幾個印象深刻,最為中意的一個動畫片《飛哥與小佛》。影片描述了兩個熊孩子因為腦洞大開而各種冒險的場面。上一秒還是孩子的想法,下一秒已成為現實,於是主人公運用各種工具戰勝困難,看著直呼過癮。

縱觀動畫市場,如果只是將受眾瞄準幼兒市場,採取簡單的童謠方式,哄得了一時,哄不來一世。

在此基礎上橫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承載了太多的美譽。

喜看內容畫面之進步,喜看國產動畫之進步。

走出電影院,一個念頭始終在腦海:

高配的父母才有高配的孩子。

02

從小到大,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假想敵——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人家誰誰誰學習那麼好,你就不能……

你看人家誰誰誰作業早寫完了,你上哪玩去啦?

小時候吧,只有忍受。長大了,特別是近年來,因為孩子的教育,焦慮過,無助過。被逼無奈,去補習各種育兒類的知識,歪打正著,卻在心理學的海洋找到了一顆顆明珠。

首先是接納,無條件的接納,做一個容器。一滴墨水滴在一杯水中,水的顏色微微發生變化;一滴墨水滴在海洋中,海水顏色不會有任何改變。容器的關鍵,在於足夠寬廣。你是陳塘關的李總兵,你有一個黑眼圈,招人厭的孩子,你怎麼做?

其次是以人為本,具體到教育上,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所有的事例在傳達一個行為準則:信任孩子,孩子心中自帶向好向善的精神內核,保護它,激發它。

最後,善加引導。不是喋喋不休,不分時間場合的打壓,而是共情。說到這裡我非常好奇,有的家長在孩子高興,或者考試好的情況下,冷冷的說:小心危險,不要驕傲。身邊這種家長比比皆是,而且口吻相當的一致:這是為他好。孩子滿腔的欣喜會瞬間凍結,久而久之,溝通不暢,矛盾積怨。許多人到中年仍然不能與父母和解。

能感受到這種無奈嗎?

高配的父母才有高配的孩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生無可戀

反觀《哪吒之魔童降世》,估計最讓人潸然淚下的是那句:他是我兒!正是這句催生了哪吒內心能量爆棚:我命由我不由天!

03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育兒即是育己。

哪吒是魔丸附體,他身上有強大的力量。卻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於是自暴自棄,“叫我魔鬼,那我就壞給你看啊”!

殷夫人做為容器,接收了哪吒的“自戀性暴怒”,經過自身的轉換告訴哪吒:別人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是誰?

李總兵求上仙無果,意外得到一個辦法:用轉命符和哪吒換命。他默默地將換命符裝在錦囊中送給哪吒,表面卻輕鬆地說:讓這個一直陪著你吧。

最後,李總兵打算在哪吒三歲的生日時為他舉辦生日宴,殷夫人擔心得說會有人來嗎?李總兵破釜沉舟:

我就是跪著一家一家求大家,也要把大家求來

可以看出來,無論多麼糟糕的狀況,李總兵和殷夫人都將其轉接納,轉換以及無害輸出,這就是做父母的修為!

高配的父母才有高配的孩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能量爆棚

你準備好接受孩子排山倒海般的能量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