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對於一款先進戰機而言,在設計開發之初就賦予了它的實戰願景。

F-35作為一款隱身、短距起降、超視距攻擊、快速機動等被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一劃為重點。因此,其還未量產時就得到了美國軍方和眾多國家的追捧。從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量產500架每架7800萬美元的情況來看,已經斬獲了390億美元的銷售額。

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就在4月27日,香港亞洲時報的戴夫·馬基丘克撰寫的《五角大樓嚴格限制F-35超音速飛行》一文稱,你可能以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能在問題剛剛出現時就搞清楚根源,但實際情況是,造價高達7800萬美元的F-35戰鬥機還是會在超音速模式下燒掉自己的機尾。

美國《防務新聞》獲得的文件顯示,持續高速飛行的潛在破壞性作用不僅涉及F-35機身和用以保持隱形狀態的低可視度塗裝,而且會影響飛機尾部大量天線。

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F-35在超音速狀態下,持續一段時間,其尾部無線與隱身塗裝會被高熱燒損的情況被實錘。

經研究發現,這個問題可能導致海軍F-35C戰機無法實施超音速攔截,艦載版本F-35C和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版本F-35B都會出現超音速燒尾現象。

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有朋友會問,那這種情況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美軍不去把它修好呢?筆者給您分析下:

1、為使F-35B具有垂直起降能力而採用的較大重量和機身設計,導致F-35承載的發動機負荷較大;

2、為了達到超視距作戰能力,其雷達功率就要相對較大,所需能量亦要發動機提供,因此發動機不可能改小;

3、維修需要改動原有設計和減輕機身自重,同時還需要花費大筆的費用。因此比較下來,不修將就著用就成了美軍無賴的選擇。

只是這一缺陷著實坑了一把美國的盟友。依據F-35最高飛行速度為1.6馬赫(只能短時間),F-35的最大飛行高度是5萬英尺(1英尺約合0.3米),而F-16和F-15能夠達到2至2.5馬赫,F-16和F-15則能達到6萬英尺的情況來看,F-35所有衍生型號的性能門檻都低於第4代戰機。

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F-35有三個型號,重量及載荷分析如下:

空重12020千克(容F-35A)/13608千克(F-35B/F-35C);

最大武器載荷大於5897千克(F-35A/F-35B)/大於7711千克(F-35C);

最大起飛重量27215千克(F-35A/F-35B/F-35C)。

F-35的“七寸”終於找到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取得對F-35空中優勢的反制?如何利有其暴露的弱點,是我軍工人員研究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