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奇點到股市》本體論93:你一生的故事(六)

《從奇點到股市》本體論93:你一生的故事(六)

“奇蹟的發生,並不違反大自然的定律,只不過是違反了我們目前所知的大自然”,聖·奧古斯丁如是說。

最“違反我們目前所知的大自然”的非量子力學莫屬,一個我們無法感知甚至無法想象的微觀世界。

與相對論一出現就用顛覆靜態時空給人巨大震撼不同,量子力學第一次出現時只是假設能量不連續,好像對人們並沒有什麼衝擊。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量子力學給人們帶來的衝擊越來越大,遠遠超過了相對論,連愛因斯坦都無法接受。

量子力學的正統詮釋是二戰前後出現的哥本哈根詮釋,引入了波粒二象性、坍縮、疊加態等一系列讓人三觀崩潰的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薛定諤的波函數微分方程,海森堡的矩陣方程和費曼的路徑積分。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路徑積分的觀點對年輕一代物理學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逐漸得到老一代前輩的認可。

到七十年代,海森堡和狄拉克都轉而相信,量子力學的基本特徵是用以解釋路徑積分的帶相位的幾率幅,而不是非對易關係。

費曼則在《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中說:“量子力學中的幾率概念並沒有改變”、“所改變了的,並且根本地改變了的,是計算幾率的方法。”

《從奇點到股市》本體論93:你一生的故事(六)

費曼的“路徑積分”也被稱為“歷史求和”。具體到我們的光子選擇路徑問題,假如光子想從房間的一頭A點走到房間的另一頭B點,根據牛頓學說,光子會選擇從A到B的最短距離,這叫做“經典路徑”。但是費曼提出來,光子必須首先考慮連接A點和B點的所有可能的路徑。費曼給出了每條路徑的數值,並拿出了一套精確的規則,用以對這些數值進行計算。不可思議的是,將所有可能路徑的數值加起來,你就得到了標準量子力學給出的從A點走到B點的概率,這確實是非凡的。

為何會這樣呢?費曼發現,一些非常奇異的、違背牛頓運動定律的路徑的那些數值,通常會相互抵消,總和很小。這其實也就是量子波動的起源,即代表它們的路徑總和很小,概率也最小。他同時發現,通常意義的、符合牛頓運動定律的路徑不相互抵消,因此總和最大,即它是具有最大概率的路徑。費曼利用強大的數學(叫做“函數積分”)證明:牛頓的“經典路徑”只是最可能的路徑,但絕不是唯一的路徑。

這聽起來簡直荒誕可笑,光子怎麼能同時按照所有可能的路線去運動呢?並且居然還能像計算機一樣把全部走過的路徑的歷史貢獻加總求和,最後再按照這個總和作為幾率落在某個位置。可就是這種古怪的像瞎掰一樣的歷史求和方法計算出的結果已經被眾多的實驗一再證實,而且已經被物流學界接受為正確的方法。

同時經歷所有可能的路徑!這句話不知道能否讓你聯想到平行宇宙。其實,正是費曼的歷史求和思想誕生了平行宇宙的思想。

今天的物理學家在建立“大統一理論”、膨脹理論,甚至弦理論時,都會採用費曼的“路徑積分”觀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到目前為止,它是最強大的、最便利的描述量子理論的方法。

《從奇點到股市》本體論93:你一生的故事(六)

上面的內容純屬東拼西湊,筆者自己也看的頭暈腦脹,大家直接記住結論就好了:光子並沒有選擇從A點到B點的用時最短的路徑,而是走過了所有路徑,只不過非用時最短路徑相互抵消了,剩下的自然就是用時最短的路徑。也就是說,按照“路徑積分”的解釋,在微觀世界,光子不僅不是聰明的先知式的事先選擇,反而是最笨拙的遍歷式的臨時瞎蒙。

是不是感覺有點暈,那就對了,本節的主人公費曼就曾經感慨:“我可以有把握的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

先不要急著拍磚,下節將給出東方哲學視角下的“路徑積分”解釋,低端文科生YY版本,留點力氣,到時一起拍吧。

劇透一下,這個解釋和股市有關。畢竟,《從奇點到股市》的最終落腳點是股市,是穩定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