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連續7年,揹包在路上。請關注:雄鷹王浚,持續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亳州,古稱“譙城”,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炎黃時代,帝嚳代顓頊為帝,就曾經在這裡建立都城。商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以後,也在亳州立都190年。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到了東漢末年,亳州走出了一代梟雄曹操,從而一躍提升為曹魏的“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劉福通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所以廣義上講,亳州是整個安徽都很少見的“四朝”古都。

經濟方面,亳州19年的GDP是17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在整個安徽雖然不算太理想,但是在皖北幾個市裡還算是比較有潛力的存在。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不過亳州有一個尷尬的地方就是它的名字,明明是讀bo,大部分人卻認為這個字念hao。

對於亳州,雄鷹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因為這裡是雄鷹祖籍就在這裡。雖然並沒有在這裡出生,但是從小到大每年清明、春節都會回老家看一看。但是說來略有些遺憾,因為每次回亳州老家都是直奔村子,很少到市裡面閒逛,終於找了空閒時間,到市區的景點逛了逛。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城,亳州的旅遊資源無疑是非常豐富的,這裡有花戲樓、華祖庵、天靜宮、東太清宮、尉遲寺、曹操運兵道等。

花戲樓,也叫做山陝會館。顧名思義是清朝陝西山西商人建造的同鄉會館,主要用來聯絡老鄉之間的情誼。時至今日,花戲樓最有價值的文物就是三層牌坊架式,仿木結構的花戲樓。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之所以說花戲樓景區裡有很多珍貴的存在,就是因為這裡的很多牆壁上都有珍貴的裝飾。諸如大關帝廟山門正面牆壁有三門通道,分別是正門、鐘樓和鼓樓。整面牆壁遍佈各種浮雕,由水磨磚製成,全部手工雕琢,有兩百餘年的歷史。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讓雄鷹感慨的是,在這寥寥數十平方米的水磨磚上,居然雕刻了52幅作品,其中有人物115個,禽鳥33只,走獸67只,組成《李娘娘住寒窯》、《三顧茅廬》、《白蛇傳》、《郭子儀做壽》等戲曲故事和民間典故。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離開花戲樓,開車十幾分鍾,就到了曹操運兵道。作為曹操的家鄉,市區的諸多景點裡自然是有他留下的痕跡了。

這處曹操運兵道一共包括譙望樓和古地道兩個部分,是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當走入運兵道,就會驚歎這整個地道的經緯交織,縱橫交錯,佈局奧妙,變化多樣。而且時至今日,已經發現運兵道長達八千餘米。不得不說,曹操運兵道的價值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根據傳說,這處運兵道始建於東漢末年,是曹操為其軍事需要,保衛自己的家鄉,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但是他挖這個通道的真實意義究竟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因為這個運兵道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於運送士兵,所以就乾脆被稱為“曹操運兵道”。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直到宋朝的時候,這條運兵道還多次修葺,仍作為軍事戰道使用,由於涉及軍事機密,除高級將領外無人知曉,所以史書記載較少。遺憾的是後來因為黃河決口,整座運兵道也就此消失。

曹操不為人知的大手筆,挖空了一座城,被譽為“地下長城”

走在這個滄桑的古地道里,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是非成敗轉頭空,就連一代梟雄曹操如今又能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