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總有一些故事歷久彌新,總有一些人活成傳奇!廣西民族醫院推出”醫暖人生“欄目,帶你領略好故事的風采,感悟百態人生。今天的這個故事,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神經內科一區主任羅純,一位“誤入”醫學之路卻成為醫學博士的陽光“大男孩”。


01

一個低八度的嗓門,瘦小的身板,若不穿上白大褂,誰也想不到這個陽光帥氣、低調靦腆的“大男孩”是個名副其實的醫學博士,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訪問學者。

這天是週末,他一如往常來到科室查房,笑容和善,如沐春風。病房裡住院的老患者李阿姨是這樣評價他的:“羅主任來了我就放心了,他為人很親切,笑起來讓人覺得很溫暖。”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為患者檢查身體狀況

羅純是廣西民族醫院神經內科一區的主任。來自廣西河池市羅城縣的他,母親常年患病,父親過去雖然有工作,但那個年代卻是起起落落。

父親因此經常對他說:“弟啊,我們沒有田地,只能靠讀書學習找個工作,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

由於對物理和數學比較喜歡,自認為理科成績不錯的羅純,聽從了父親的話,在第一次面對人生選擇時,想都沒想就說:“我要讀理工大學,將來做工程師,掙錢給媽媽治病,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

這是羅純當初高考時最大的信念。可是,天不遂人願,向來成績不錯的他,因為高考發揮失常,被調劑到了醫學專業。

在五年的本科生活裡,羅純時常感覺生活是灰暗的,上課的時候總是能躲則躲,學習也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稀裡糊塗的就畢業了。

畢業之後回到了羅城縣人民醫院開始上班之後,真正地面對病人時,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是一名醫生,在他面前是人命關天的生死考驗。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混日子。於是,他把以前的課本重新翻了出來,重新開始學習。

抱著對病人負責的目的去學習,原來上學時覺得很枯燥的東西,好像也不是那麼枯燥,反倒覺得那些東西彷彿有了很好的邏輯和規律,非常地有意思。

如此,一邊學一邊實踐。在羅城縣人民醫院的四年裡,羅純幾乎輪轉了所有的臨床科室,並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而在神經內科輪轉工作時,他被神經病學的魅力所吸引。

神經內科疑難雜症較多,建立在神經解剖基礎上的各種診斷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邏輯推理過程。那時,羅純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偵探,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必須抓到疾病的“元兇”,不然就死磕到底。

在羅城縣人民醫院幾年之後,羅純發現自己知識的侷限性,於是萌生了趁著年輕應該到外面去看看的念頭,而要實現這個願望,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研。因此,他開始著手考研。

02

這次考研,他要考到外省去,一來可以增加見識,二來師從省外頂尖的神內專家,更能夠讓他有所建樹。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他如願考取了成都中醫藥大學的神經內科專業,開始真正系統地學習神經內科知識。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研究生畢業時留影

三年的研究生學習,讓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個專業的魅力。順利畢業後,就在同班同學都選擇去到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工作時,他毅然決然選擇回到了廣西。

一方面離家裡近,可以照顧年事已高的父母,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為廣西神經內科的發展做出貢獻。

就這樣,羅純來到了廣西民族醫院神經內科。臨床中的神經內科病情都是比較隱秘的,有些並不好判斷,所以羅純總是一邊實踐,一邊迴歸書本,查找資料。那本《實用神經內科學》幾乎被他翻爛了。

“學無止境,知識在更新,病情是多樣性複雜性的,要不斷地看書,不斷地實踐,才能掌握好每一種病情的治療,只有對症治療才有效果。”羅純說。

知識在更新,而無論羅純怎樣地繼續挑燈夜讀,他都感覺知識遠遠不夠用,必須進一步進修才行。

如此,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經醫院推薦,來到了臺北榮民總醫院(當年蔣介石臨終前就醫的醫院,當時廣西民族醫院爭取到了兩個名額可以到那裡進修,羅純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廣西民族醫院胸心腺體外科副主任羅強)、華西醫院等國內著名醫院進修神經內科。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2008年羅純(前排右三)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學習

03

在這些知名醫院的學習,本來就已經讓他開闊眼界,而他從未想過的是,有一天他能夠去到一個超級大牌的地方學習——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

那是在羅純讀博士期間(羅純在廣西民族醫院工作10年後,他選擇再次進修,通過努力考取了廣西醫科大學的全日制博士,主修神經內科),他作為當時廣西醫科大學20名優秀博士生之一,獲得出國訪學的資格,而且幸運的是拿到了哈佛大學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神經免疫研究室的通知書,因此去到了美國。

訪問學者是一年的期限,在這一年裡,他所在的研究院是研究神經免疫的。羅純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往往是教授在臺上解說,他就在臺下記筆記,回來之後還要加班學習。

“能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我很清楚我此行的目的,所以竭盡全力要把這裡能學到的知識盡力吸收,學成回去後用在日常工作中,造福更多的患者。”回憶起那段在美國訪談學者的日子,羅純的印象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除此之外,在美國那段時間,讓你感觸最深的還有什麼?”採訪時,我問。

“美國的學術研究氛圍真的很濃厚,他們對醫學的鑽研精神讓我自嘆不如。”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2016年羅純在美國羅德島看航展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博士畢業當天留影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這句話已然成為羅純的座右銘,鞭策他每次在遇到困境時,都要憑著一股鑽研的精神去戰勝困難。

他喜歡總結,每日工作後他習慣覆盤,並將每日覆盤的知識分享給科室的同事。尤其是在羅純讀博畢業後,升任神經內科一區主任後,極其注重這種知識的分享和學習。

“我們科室是一個愛學習的科室,除了完成醫院要求的學習之外,我們每週五中午都會開展本科室的學術交流學習會,醫生輪流上去做講師。”

除此之外,羅純還組織大家積極籌備參加全區影像學知識大賽,並鼓勵大家用心撰寫晉升論文及考研考博等。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與團隊一起學習

“只有大家成功,才是我最大的成功。”羅純說。發心助人,共同提升,因此羅純在科室裡收穫了良好的人緣。他的團隊也非常地團結進取,團隊擅長腦血管病、神經免疫疾病、帕金森及運動障礙疾病等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並多次得到醫院領導的表揚。

04

羅純的好人緣還體現在與患者的關係中,他發心關懷每一個前來住院的患者。

在他看來,在平時的醫療工作中,醫生光有技術遠遠不行,最重要的是要有醫德。


所以,來找他看病的患者,無論是怎樣的身份和地位,他都一視同仁,從來不擺架子,從來不耍大牌。

“不管你是不是博士,也不管你在哪裡學習過,對於患者,你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醫生,並不比誰有優勢,所以儘管盡力幫助他們就行了。”

這個“平平常常”的羅博士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醫療工作,深受患者的喜愛。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即將康復出院的患者送畫給羅純以表感謝

“我是老患者了,只要一有頭痛,半夜都會給羅博士打電話,無論多晚,他都不厭其煩。”提起羅純這位親切的醫學博士,70歲的老陳這樣說。

醫人也需醫心,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做醫生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醫術,更要以醫德感人以醫術服人。

從醫生涯裡,羅純就幫助過不少的患者。其中令羅純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名十五六歲出頭的青少年。這個少年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常常做出攻擊人的行為,因此被父母送到了神經病院裡。

有一次少年發病特別急,嚴重的高燒無法控制,同時伴隨著其他的併發症,這讓他的家人手足無措。

他的姐姐見狀,立刻送他去醫院就醫,可是許多大醫院都不接收。危在旦夕,絕望之下,他來到了廣西民族醫院。

急診科醫生接診後立刻請羅純去會診。當時很多醫院都不願意接診這位患者,一是因為很多醫生對精神科的病人有所顧忌,另一個是患者的病情比較複雜和危重。

患者的姐姐懇求羅純不要拒絕他們,並希望他能挽救弟弟的生命。羅純當場就答應下來了。

“放心吧,既然來這裡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盡力,好嗎?”羅純當場表示。

因為,在他看來,對於絕望走投無路的患者,一番寬慰的話可以給他們帶來希望。

且作為一名真正的醫者,醫治病人責無旁貸。

而大概是覺得羅純有親和力,在羅純和他姐姐的引導下,少年的情緒稍稍穩定下來了。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接受媒體採訪或坐客節目科普疾病知識

待其情緒穩定後,羅純詢問了他姐姐有關於這個少年的病史後,初步判斷他是因為服用了大量的精神分裂症藥物後導致了一系列的併發症。

羅純馬上將這個病人收入自己的科室,並給他做一系列的對症治療,並不斷查閱相關的資料,調整治療方案。慢慢地,患病的少年高燒退下了,精神也恢復了正常,病情穩定後,經過休養終於痊癒了。

出院那天,少年的親屬對羅純感激不盡,他姐姐激動地哭著說:“要是沒有羅純醫生的幫助,弟弟早就一命嗚呼了,這份恩情無以為報。”

羅純笑了笑說道:“這是我們醫生應該做的。”

這就是羅純,面對患者他總是“盡力而為,無悔於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他,時刻將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於心,真心真意去幫助患者。他也因此獲得了廣西民族醫院2006、2007先進工作者,他所在的黨支部獲評醫院“先進黨支部”。


【醫暖人生】醫學博士羅純:這個哈佛醫學院大牌訪問學者一點都不“大牌”

羅純在義診活動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