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人類的進步是踏著書籍的階梯不懈攀爬的過程,從矇昧蠻荒到跨入文明的門檻,書籍維繫著文明傳承的源動力,讓文化以幽幽墨香潛移默化地滋潤人心,成就了莘莘學子的夢想,讓牛角掛書、挾策讀書的佳話千古流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書籍的歷史吧。

人類社會需要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尚未產生之前,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是口頭語言,但時常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給交流信息帶來了不便,因而人們學會了以結繩、刻木或簡單的圖形符號等方法來幫助交流和記憶,這便是最早的記事方法。殷商與西周初期,隨著甲骨文字的出現,人們將占卜卜辭、重要事件等用文字進行記載,形成了甲骨刻辭、青銅銘文、石鼓文字等,文字記載逐漸系統化、篇章化,正規書籍開始出現了。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現代考古發現,戰國早期的書寫材料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將竹子、木頭劈成狹長的小片,再將表面刮削平滑,就可使用筆墨在其上書寫,寫在竹簡上的叫做簡策,寫在木板上的成為版櫝,統稱為簡牘,是我國古代書籍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竹簡長度不一,有的三尺長,有的只有五寸,須根據文字的內容、篇幅選擇不同尺寸的竹簡書寫,如漢代儒家經典和政府頒發的律令用長簡,諸子百家著作用短簡,寫信的簡長一尺,故古人又把書信稱為“尺牘”。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一枚簡牘稱為簡,常寫一行直書文字,較長的文章或書所用的竹簡較多,須按順序編號、排齊,然後用麻繩、絲線或牛皮條編串起來,稱為“策”或“冊”。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相傳孔子晚年喜好讀《周易》,常常翻閱批註,以至於把串聯竹策的牛皮繩也磨斷了幾次,即“韋編三絕”的故事,現用以形容讀書勤勉刻苦。簡策多為先編後寫,在書寫時大多上下都有少許留白,類似今日書籍的天頭地腳。簡策最前面的兩枚一般是空白簡,稱為首簡或贅簡,類似今日書籍的扉頁。簡冊的存放方式,是以最末一簡為軸心,將有字的一面向裡捲起來。為了不打開即知該卷內容,在首簡背面從右到左題有篇名和篇次。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木板體積較大,可以容納更多文字,故不必編連,可以單獨使用。版,又稱為方,寫上文字的版,則稱牘,因而古代的許多文字記錄稱為“版牘”或“方策”。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是官方文書、戶籍、告示、信札、遣冊及圖畫,由於文字內容有異,其稱謂有別,如軍事的文書叫“檄”;用於告示者稱之“榜”;將信寫於木版,然後再加一版叫作“檢”,在檢上寫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這是信封的起源,然後將兩版合好捆紮,在打結的地方塗上粘土,蓋上陰文印章,粘土上就會出現凸起的字,即“封”,使用的粘土稱為“封泥”。箋是古代一種短小的簡牘,是供讀書者隨時註釋的,通常系在相應的簡以備參考之用,現今人們所說的箋註就是起源於此。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簡牘不僅受到讀書人的青睞,蠹蟲對其中的植物纖維亦十分喜愛,如何保護書牘不被啃食也是門學問,如上文提到的殺青,以及煙燻滅蠹、香藥驅蠹等方法。漢劉向在《別錄》中載有殺青防蠹之法:“凡作簡者,皆於火上炙簡,令汗去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經過殺青後,竹簡質地乾燥,蟲則不蛀,成為延長簡牘壽命的重要手段。此外,香藥避蠹也是防蟲的重要措施,清人盧若騰在《島居隨錄》中載:“皂莢末置書間,可以避蠹魚。”皂角中所含皂苷可有效避蟲。芸草,又名香草,花葉香氣皆烈,古人將其夾入書卷中,可防蠹驅蟲,而放置了芸草的書籍打開後清香襲人,“書香”便是來源於此。與“芸”字有關的詞多與書籍有關,如“芸編”指書籍,“芸帳”指書卷,“芸香吏” 則指校書郎。定時晾曬也是防潮防蠹的重要方法,《穆天子傳》中記有周穆王在遊歷途中晾曬書卷、除滅蠹蟲的事蹟,漢唐之際有曝書會,屆時會將朝中圖籍進行大規模晾曬,“天祿圖書府,芸籤歲曝頻,幡經窮藏室,賜會集儒紳。”可謂空前盛況。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簡牘的出現給人們記錄文字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比起石碑刻字,簡牘顯然更加易於書寫和攜帶,然而比之於帛書就要遜色許多了。竹簡容字有限,且編簡成策的長篇著作一旦因麻繩斷裂而發生散亂,極易發生“錯簡”,相比之下,縑帛質地輕薄,幅面寬闊,易於書寫和攜帶,且可以根據文字長短任意剪裁,易於保藏和閱讀。帛書柔軟,可輕易捲起,用木棒做軸,便成為了一部書,也稱卷軸。自此,“卷”也成為了書的量詞,“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等即是由此而來。

相傳在遠古時期,嫘祖發明了養蠶繅絲後,我國的絲織品就有了一定的發展,而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將縑帛作為一種書寫材料了。就帛書的書法藝術而言,其排行規範整齊,又不失自然恣放之色;字體均勻衡平,介於篆隸之間,筆法圓潤流暢,於粗細變化之中顯其秀美,在點畫頓挫中展其清韻。然而古時工藝、人力不足,絲帛仍屬於昂貴物品,非尋常人能夠使用,有“貧不及素”之說,因此帛書並不能完全取代簡書,長期以來竹帛並行,且簡策居於主要地位。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無論是竹簡還是帛書,在書籍的傳播與閱讀方面總有不便之處,西漢紙張的發明使這種情況略有改善,造紙術作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作用,但西漢初期的紙張較為粗糙,因而不能取代竹簡與帛書,而是三者並用。自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後,造紙工藝逐漸精進,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至魏晉時期,紙張已完全取代簡牘而成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而紙張在使用前為了防止蟲蛀和腐蝕,多用一種名叫黃檗的植物汁浸染紙張,黃檗汁色黃,可防蟲蛀,這便是書頁發黃的一個原因。唐代以來,人們將紙緊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紋上,用墨或其他顏色打出其文字、圖形,稱之為“拓本”。其按用墨分,可分為墨拓本、朱拓本;按拓法分,可分烏金拓、蟬翼拓。這些拓片不僅是金石學、考古學的重要研究對象,也使書法藝術藉以流傳的重要方式。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紙張發明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書籍的製作主要靠人工書寫,效率不高,傳播範圍也有限,隨著社會穩定與文明繁榮,逐漸無法滿足人們對書籍的需要,直至隋末唐初雕版印刷術的發明,開啟了中國書籍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雕版印刷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引徑行印刷的技術,首先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將需要印刷的內容寫在一張薄紙上,反貼於木板之上,再根據筆畫在木板上刻出陽文,母版便形成了。雕版印刷的發明,使書籍擺脫了人工抄寫,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也稱膠泥活字印刷術,將整版刻制拆分為逐字印刷,活字亦可重複使用,進一步加快了印刷速度與靈活性,無疑是印刷史上的一座豐碑。

卷帙浩繁,書香瀰漫,書籍的變化背後是中華文明的積澱

正如以甲骨之書代替結繩記事,紙質圖書代替竹簡木櫝一樣,傳統書籍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迎來了現代科技的挑戰——電子書的出現與自媒體的盛行,但紙質書厚重的手感、沁人的書香無疑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無論是紙張還是油墨,都承載著悠悠千年的歷史,因此,閒暇之際別忘了手捧書卷哦。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作者禾嘉,如果喜歡的話,別忘了給我們點贊,或者分享給更多朋友看到哦~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蘇家酒窖,每天為您帶來最有趣的傳統文化!也歡迎把我們分享給您的朋友們哦~如果你有想進一步瞭解的內容,也歡迎留言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