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中途島海戰日軍贏了就能擊敗美國贏得戰爭勝利”的說法?

何潔龍


反駁這個問題極為簡單,即不管中途島海戰的雙方誰輸贏都可以確定,美國必會到日本領土上投擲原子彈,且日本最高層的天皇必會產生日本被滅族的憂慮,而必然地會作出日本宣佈投降的決定詔書。

那麼,中途島海戰的勝負,對於美、日來說都已經毫無義意,日本又何從妄談贏得戰爭全局。


手機用戶禾田


引言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場轉折點,但是轉折點是對於美國。假設中途島海戰日軍取得勝利,對於日軍,也不過是一次偷襲珍珠港式的勝利,不會是對戰局產生根本性的改變。為什麼這樣說呢?有如下幾點:

我們先看一下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目的:保證日本本土的安全,而不是要通過這場海戰打贏美國。

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地區一時風頭無兩,羅斯福為了振奮美國民眾抗日的決心,於1942年4月18日派遣美軍杜利特爾航空隊從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起飛,對東京進行了轟炸,美軍這一行動令日軍大出意外,日軍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恢復實力,美軍已經能夠威脅到日本本土,因此日軍決定擴大本土防禦圈,中途島是美軍重要海軍基地,因此決定再實施一次類似於偷襲珍珠港的中途島海戰,打垮美國太平洋艦隊,擴大日本本土的海空防禦圈。因此這一戰就算日軍打贏,也只是達到了日軍戰役發起目標,不可能實現戰勝美國的目標。

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海戰證明制空權或者說飛機對於海戰勝利的重要性,日本的飛機和航空母艦支撐不了太平洋戰場的消耗。

中途島海戰中美軍出動了航空母艦3艘,艦載機230多架,就算中途島海戰美軍全軍覆沒,也不過就是損失這些航空母艦和飛機。美國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美國共生產作戰飛機192000架,戰爭結束時美國共有30艘航空母艦(其中不包括被擊沉的航空母艦)。所以我們看到中途島海戰就是日軍打贏美軍,美軍的損失相對於美國巨大的戰爭潛力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對於日本薄弱的工業潛力來說,只要一次重大損失,日本就受不了。

日軍的精兵策略不適應太平洋海戰的模式

二戰士兵的培養模式應該是粗放型的策略是而不是像日本式的精兵策略

二戰期間,德日的士兵都是精兵策略;美蘇都是粗放型,掌握一定的軍事技巧就上戰場,在戰場上磨鍊。這樣培養士兵的好處在於經得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比如蘇軍在二戰初期損失幾百萬人,但是轉瞬之間就又建立起了幾百萬人的軍隊,這大大超過了德軍統帥部的預料。

中途島海戰就算日軍取得勝利,也只不過能消滅幾百名美軍飛行員,美國民間還有幾萬名飛行員。所以美軍根本無懼於中途島海戰中這樣的損失。反而,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了幾百名有經驗的艦載機飛行員後,後續就沒有足夠的飛行員。

結語

從美日雙方實力分析,日軍就沒有想過通過中途島海戰就能打贏美軍,只是要擴大日本的本土防禦。

從美日雙方實力分析,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對美國是轉折,對日本還不能產生到影響戰局的地步。





麒麟閣論史


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

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

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日本在情報上面多做一些功夫,美軍可能無法快速準確地判明日軍的主攻方向。如果日本人的力量更為集中一些,將這場戰役真正作為艦隊決戰來規劃,那麼日本的兵力優勢可能更為顯著。如果那架故障晚了半小時起飛的偵察機按時起飛,那麼“決定命運的五分鐘”就可能不會出現。如果日本航母設計時增加一些開口,可能赤城、加賀兩艦就不會毀於內燒。應該說,在1942年,美國海軍的體系仍然有很大的漏洞和問題,協同不足、兵力不足等等問題,都是讓日軍可以取得優勢的問題。美國海軍取得中途島戰役的勝利,其運氣成分其實不小,這也是戰爭中常見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組成部分。

但是如果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戰平或者日軍戰勝了美軍,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會有不同嗎?可能會更惡劣,但日本仍斷然無理由取得勝利。不必提兩國在工業能力上的差距,僅僅以日本培養飛行員需要2年,而美軍僅需要4-5周速成的效率而言,日本就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美國中級飛行員的壓力,而隨著戰前培養的2700人左右的精英機組在持續的戰鬥中被消耗,日本海軍的飛行員只能越來越菜,反而過來給美軍刷經驗,這種問題對於日本而言就直接無解。對於大範圍的海空戰而言,飛行員的差距比飛機產量的差距更難彌補,也更為致命。

其實太平洋戰爭日本斷無取勝之可能性,因為日本的根本在於將美國排除出東亞、東南亞範圍,自己主導並整合東亞、東南亞的資源。然而以後來的實際情況看,日本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整合始終處於極低的水準。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時間,但另一方面則是亞洲各國的工業基礎實在是太差,即便是殖民地也缺乏開發,在初期都是投入巨大而產出極低,即便依靠剩下來的生產體系也非常不足。因此,亞洲的情況意味著,日本要通過擴張來獲得資源和戰略空間,只能依靠穩步的投資和蠶食取得,這就是類似井上成美、石原莞爾提出來的戰略方針。而面對大規模集中力量使用的全面戰爭而言,亞洲這種薄弱基礎將形成吞噬資源無底洞。

而美國則完全沒有這樣的負擔,生產體系全在國內,並且控制著拉美,在全球也有很強的戰略資源的美國完全不需要進行這樣的投資就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並滿足兩線作戰的需要。美國和日本兩者在資源量上完全不成比例。

所以即便贏得了中途島戰役並消滅了美國的航母,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態勢也只能是改善而沒有決定性的改變。日本首先既不能將兵力集中到中途島,因為南太平洋、印度洋仍有需要,而日本羸弱的兩棲投送能力和有限的海軍航空兵也令其難以奪取夏威夷。同時,美國的戰爭動員將會逐步爆發,到1943年“埃塞克斯”級航母就會陸續服役,即便太平洋艦隊在中途島損失了所有的航母,到1944年其能力依然可以恢復並變得更強,而日本即便沒有在中途島損失4艘大型航母,其規模也難以持續擴張。美國也許會打得更艱難,但戰爭拖得越久,美國的贏面就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日本完全寄希望於重創美國而後快速媾和的方式來獲取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控制地位,這一戰略從假設上就把戰略主動權讓給美國。思來想去,這一戰略只要美國不願媾和,日本就只有失敗一條路可走,關鍵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美國為何需要媾和呢?日本就算贏得了中途島戰役,也改變不了太平洋戰爭的結果,可能還會多吃幾顆原子彈。以當時的日本,如果將擴張變得更為緩慢和仁慈,或許還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只要太平洋戰爭一爆發,日本就幾乎等同於宣告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