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民以食为天”,然而“食”总要配上一口好锅。上千年来,华亭市安口镇古老的传统砂器手工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一直沿传至今。华亭市安口镇位于陇东山区,汭水源头,这里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坩泥、陶土、煤炭等丰富资源原料,勤劳智慧的华亭安口镇的人们在这里制作砂器。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说起安口砂器,还得从远古历史和生产技艺来说它的发展和实用价值。安口砂器是陶器的一个分支,在古时被称为黑陶,而安口砂器自秦时起就已产生。安口砂器的主要原料坩泥产于安口高山,因坩泥所制器皿透气性强、无毒害物质、所盛食物不腐坏等特性,深受本地及周边百姓喜爱。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两千多年来,砂器对本地文明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陇上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又迎来了砂器制作的新高潮,当时流传“带着银元来安口,带一马车砂锅回家”的说法,虽然匪乱荒旱时有干扰,但技术发展较快。饥荒年代,有河南、山西等外地饥民流落此地,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工艺,加之资本家相互竞争,加快了安口砂器发展的步伐。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安口砂器的制作基本上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其产品精致、独特、不重复。安口砂器的制作原料主要有坩泥、陶土、煤渣为主料。制作工具主要有轮子、板锤、绳子、刀片、模具、底坐、草垫、边模、铁锅盖、笼盖、铁棍、铁钗等。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首先是和泥,工匠们先把坩泥料粉碎取磨,煤渣粉碎取磨,按比例加水混和均匀成泥;然后是踩泥,用脚踩,直至把整块泥踩完,次数越多,泥就有了柔劲好做活;第三道工序是制坯,一个人操作先拨动轮子,使其转动后,再在轮上把泥制坯;第四道工序是上釉,备好白釉土、黄釉土原料,分别放到两个水缸中搅拌,待土块溶解后沉淀留取釉液,先上一层白釉子,晾干后再上黄釉子,上釉时速度要快,这样釉液薄厚才均匀;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烧制,烧时把坯放进炉窑,烧到温度大约1000度时,乘热把砂器挑出,快速放入煤窝,扣在铁锅盖下焐约半小时再取出,这样烧制的成品就会发亮,保证色泽和质量。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安口砂器产品主要有砂锅、暖锅、砂壶、炖罐、药锅等器皿。这些器皿精致独特,集健康、绿色、环保、养生于一体,深受当地或周边百姓的喜爱。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安口砂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广泛地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代表着安口的文明发展历程,也是时代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不仅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考察安口的人文历史有着较大的价值。如今,安口砂器已经完完全全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三餐用具离不开砂器,家里日常摆设也离不开砂器,其前景一片光明。

非遗传承人展播

甘谷道情之安友仁

看点丨令人震撼!安口砂器身经百炼

安友仁71岁,甘谷县大像山镇东关街人。近年来,积极参与甘谷大像山天爷殿上九会、六峰镇觉皇寺庙会、大像山王母诞辰庙会道情展演。利用“大像山民俗文化旅游节”“三月八”春游会等传统庙会,多次组织了甘谷道情公益性演出活动。组织成立甘谷道情协会,吸收会员多人,举办道情培训班,传徒授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谷道情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