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層遭遇變故,如何自救?

當大型國有企業面臨高層大換血、員工人心渙散並大量離職的困境時,是該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還是該穩中調整變通求存?

上市公司管理層遭遇變故,如何自救?

1993年,國有企業廣西中恆集團成立。在當時,中恆集團有一個發現:儘管心腦血管疾病被人們廣泛關注,但市場上用於治療該病的藥物卻很少。中恆集團巧妙地抓住這次機會,收購一家梧州製藥公司,開發出新藥血栓通。

經過團隊的不斷努力,血栓通專利逐漸構建完善,銷量實現增長。廣州保宇公司看到這一趨勢,收購了中恆集團,中恆由國有企業轉為私營企業。

保宇董事長入主中恆後,大刀闊斧地進行組織變革,並將用於房地產的投入轉用於血栓通的研發和銷售。這個戰略轉型使中恆集團在製藥領域實現了質的飛躍——血栓通的收益由2006年的0.7億增加到2013年的30多億。

正當中恆準備收購大型藥企進一步鞏固霸主地位時,集團內部卻遭遇變故,幾大部門負責人相繼離職,集團總裁許淑清也因政治問題被免職。

中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許多門店、代理商開始擔憂中恆內部的運營情況,他們拒絕繼續進貨,甚至將庫存退回。中恆由此積壓了大量庫存。

雪上加霜的是,中恆集團因無力歸還3.7億質押借款爆發質押危機,政府的補助也全面下滑。

為了解決財務缺口和運營困境,中恆集團與廣投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中恆集團再次成為國有控股企業。

面對中恆的經營困境,廣投集團決定重新調整中恆現有的組織架構,部署新的管理層。

考慮到國家下調藥價的規定,廣投集團在醫藥健康領域的重心由“治療”轉型為“預防、診斷”,致力於開闢慢性藥物、保健藥品等市場,聚焦醫藥大健康領域,搭乘“十三五”的順風車。

上市公司管理層遭遇變故,如何自救?

為儘快實現戰略轉型和產品創新,廣投集團將人力資源的優化與升級作為最緊迫的基礎任務,想要在一年的時間內看到明顯成效。

然而,當崔總監帶著人資團隊親自走訪每個部門後,卻發現實際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困難。

由於很多渠道商不願採購大量藥品,公司內績效考核又只是擺設,導致銷售部的醫藥代表不是已經被同行挖走,就是在被同行挖走的路上,留下來的員工士氣渙散,純粹是為了混底薪。

研發部也因為研發出的藥品無處可銷,科研信心大受打擊,有人不甘心研究成果無法暢銷而早早跳槽,留下來的人也無心研製新藥品。

更多的員工因公司調整了戰略方向而變得茫然無措,新招聘進來的員工也不清楚公司培訓和工作內容有何關聯。基層一度混亂,他們不知道留在公司未來的晉升方向所在何處。

……

眼看人事部的辭職文件越來越厚,招聘郵箱中的求職信卻寥寥無幾,崔總監一頭亂麻。

問題聚焦:

中恆集團遭遇領導班子大換血後,銷售額節節衰退、員工大量離職。你認為廣投集團接下來會如何落實企業的戰略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